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9年德国政府发表《关于战争发动者责任的白皮书》,宣称德国是“为了自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1924年8月2日德国政府发行明信片,宣称“十年前人民走向了令人难忘的团结并给予为自由和保卫祖国而战斗的军队以力量”。这些言论(       
A.正确揭示了一战的实质B.促使民众对一战起因进行反思
C.推动了二战的加速到来D.意在否认挑起世界战争的责任
2024-03-24更新 | 34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2 . 一战前,作为法国盟友的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没有任何给法国或俄国提供陆军或海军帮助的义务。”一战爆发后,英国方面认为:“只有英国(的干预)能够恢复平衡,能保卫世界的公正……我们必须及时赶到那里(法国、比利时等国)”。英国的这一变化(       
A.维护了其在欧洲的大国地位B.旨在联合法国控制欧洲局势
C.意在维持欧洲战后均势状况D.出于履行对盟友的援助职责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纷纷解体,在这些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这在当时(     
A.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B.确立了基于政治理论的民族自决原则
C.反映了帝国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瓦解D.废除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为1870-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概算(单位:百万英镑)。由此可见(     
A.英德两国的国防费用持续大幅增加B.大国竞争严重削弱了欧洲整体实力
C.新兴国家对老牌帝国霸权发出挑战D.欧洲各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肆意泛滥
2023-03-04更新 | 5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七)历史试题【河北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在化学、金属等传统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德国女性所占的比例从1914年前的22%猛增到1918年的38%。德国女性在全部领域中的就业比重更是在这短短四年中增长了17%,远远超过了19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就业比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妇女地位的提高B.工业革命的发展C.传统观念的改变D.社会环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一战后,各个阶层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崩溃”来描述战争的惨状,但一种全新的历史正在徐徐展开,中东欧国家相继独立,创造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英国女性获得了普选权,福利国家逐渐出现。该学者意在说明,一战(     
A.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B.奠定了现代国际治理体系的基础
C.拓展了文明发展的道路D.强化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社会主义运动——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B.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马恩河战役
C.亚洲的觉醒——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布运动
D.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闪击波兰——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孙中山曾经极为认同西化,立志建立一个西方式的新中国,但他在1924年的演讲中指出,“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他的政治各方面”,“欧美的特长只在科学”,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国共两党第一次成功合作D.一战及战后秩序的刺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经制定军事时间表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022-08-03更新 | 30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在中国共招募了14万华工,其中山东人就达8万多人。在外国人眼里,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民风淳朴,人心向善,循规蹈矩,本分求稳,且山东人身材高大强壮,“守纪律、听指挥、能吃苦、不怕死,吃饭不挑食,管饱就行”,这十分符合他们的招募条件。在威海卫贴出的《英国招募华工真诚无欺之布告》末尾有这样一段内容:“山东省连年屡遭水旱、虫蝻、兵火各灾,今英国肯出重资招募华工,能使贫苦之地变为富足,贫穷之工人既可生财,其家属又能享福。”

材料二   1918年11月,法国政府宣布:“凡参加这次战争的华工,每人发给奖金,并由法国政府安全护送返国,如果愿意留在法国,政府将无条件协助辅助就学、就业。”然而华工们除了极少数人愿意留在欧洲外,绝大多数都归心似箭。1919年,华工们在回国前,曾为死难的华工兄弟们举行追悼会,会上挂起挽联,“血洒欧西壮世运,魂返祖国挽神州”,横批“流芳百世”。2017年11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群雕像在比利时波普林格市布思本村落成。这里埋葬着13名在一战中牺牲的山东籍华工。波普林格市市长在致词中说:许多西方人并不知道在一战历史上曾经有过“中国劳工”这一特殊的团体。他们不畏艰辛与牺牲,为协约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西方国家也不应该忘却这段历史,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重来《我的爷爷是华工——兼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欧14万华工血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协约国偏向于从中国山东招募华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参加一战的贡献,并简述在欧洲建立一战“华工群雕像”的历史价值。
2022-07-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