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资本主义大国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交战方均以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为最终目标。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摧毁了他们速战速决的侥幸心理,长期消耗的总体战又将各国的全部国力及其殖民帝国也卷入其中,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重创。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全世界饱受战乱之苦的普通大众对和平社会有强烈的期待,导致世界和平运动大大发展。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欧洲协调”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各国必须找出某种办法来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这就是促使国际联盟成立的有效的原动力和动机。”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民主化和民族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德意志第二帝国由于政治体制设计的原因,通过舆论影响政治成为了民众的首选。威廉二世每次在外交、殖民、军备方面有所建树,都要指挥各大报纸连篇累牍地宣传,使得德国普通民众对于殖民扩张和民族主义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无论是德国的军队、国会、商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对扩张和战争表现出强烈的渴望,对德国“世界政策”的出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截止1915年底,德国让会上流传的鼓吹战争、歌颂战争的散文超过235册,战争诗达150万首,战争文学达8000册。

——据沈志昂(国内舆论与德国世界政策》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扩张”舆论迅速鼎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扩张”舆论迅速鼎沸的后果。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12月,在总统时国会的演说中,威尔逊定位美国在一战中的角色―不偏不倚的调解者:“我们是和平的获益者,我们现在热切希望这一特征(即保持中立)可以让我们不用屈从于其他国家。19171月,威康二世批准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318日,包括蓝辛、豪斯在内的大部分威尔逊政府成员主张对德宣战。46日,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德宣战问题。同日,威尔逊发表了宣战咨文,提出“世界叶民主更安全”的口号。191711月,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十月革命,加重了西线的形势。威尔逊于191818日,在国会就战后国际秩序发表了演讲,提出了著名的“战后和平十四点”。这份讲话是威尔逊构建战后世界和国际秩序最为具体的一个方案,几乎囊括了威尔逊时战后世界安排的所有问题。

——摘编自吕源《国际联盟盟约在美国失败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为维持战争所需,法国和英国政府都组织输入了中国工人,他们被称为“一战华工”。约14万名华工被招募至西线战场工作。19178月中国向德国宣战后,在法华工开始在前线,挖掘尸体以便于日后把他们埋入军人公墓;他们还向前线运送弹药。甚至有些人就留在了法国兵和英国兵的战壕中修缮掩体,维护机枪阵地。1918年期间,华工们负责挖掘英国士兵的战壕,掩埋尸体,建造飞机场。战争结束时,约有300名华工献出了生命。当时法国社会党人马里尤斯穆泰注意到:“华工的这种参与是非常珍贵的。数以千计的中国人,在我们的工厂中工作,使得我们可以在军队中雇佣同样数量的法国工人。”此后中国得以列席巴黎和会及在华盛顿会议上收回部分利权,某种意义上不能不承认,是因为华工参战。

——摘编自多米尼克马亚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的中国劳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华工在西线战场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一战华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夏,复杂的联盟体系将局部战争演变成为欧洲规祺乃至于全球战争。许多交战国为全面战争组织了全部的人力,动员了他们海外殖民地的全部资源,战争动员被逐步引向国家生活的大,部分领域,如政治、经济、外交、舆论、民众心理等,形成国家战时体制。1914年,飞机在侦察和舆论方面发挥作用,到1918年英国成立空军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军种;1915年春,德国首先使用毒气,致使1.5万人中毒身亡,成为现代大规模化学战的开端;开始以潜艇大规模袭击商船,潜艇战成为一种新的作战祥式;1915年末,英国最先将坦克投入战斗。战后,一系列析军事理论应运而生。第一次是世界大战是国家联盟之间的无情对抗,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降低了人们对已经建立的政治和文化传统的信任度,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充当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推动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据美日本利特(新全球史》整理


(1)依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之前战争相比所表现的重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全球战争的原因。
2021-08-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8月上旬,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819日,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这就造成了追击和彻底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的有利条件,但是821-22日第1集团军按兵不动,坐失战机。该集团军后来的进攻又相当缓慢,且没有与第2集团军会师,致使德军摆脱了打击,第2集团军开始孤军作战。德军指挥部利用了俄军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经过激战,德军击退俄第2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3个军形成包围态势。28-29日,俄第13军、第15军和第23军第2师被围歼。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围歼伊第1集团军。1914915日,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

——摘编自《东普鲁士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军最终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战役对德军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双方死伤人数高达120万人。因此,英国要求所有白人不可用做后勤劳工,于是英法被迫使用有色人种劳工加入军需后勤的,列。1916年,中国与英法分别签署了招工合同。1917118日,英军第一艘劳工船从威海卫起航。此时计划的航线有两条:一是经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到达马赛;二是经印度洋、好望角、西非、直布罗陀到英国德文港、马赛。1917217日,载有中国劳工的法国客船阿多斯号在地中海马耳他附近海域被德军鱼雷击沉,船上的543名中国劳工遇难。同时,德国海军的袭击也开始从地中海延展到了印度洋,这促使英国改变原来的运输劳工航线,启用太平洋一加拿大一大西洋线路。加拿大政府迅速回应,同意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承运中国劳工。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德国的鱼雷潜艇未侵入太平洋航线,加拿大全境也是和平的,1917年德军的鱼雷潜艇也全年没有在大西洋加拿大海城出现。一战中,14万中国劳工赴协约国战场做后勤保障工作,其中由太平洋一加拿大一大西洋航线运送的,占运输总数的89%。

——据石晓宁(一战中国劳工过境加拿大过程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期间华工参战的主要原因及其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改用太平洋一加拿大一大西洋航线的原因。
8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英布战争,1899﹣1902年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钻石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南非战争,1809年秋,英国军队开始在德兰士与奥兰治边境集结,布尔人10月11日对英宣战,布尔民兵由此向南部非洲英军主动发起攻击,为征服只有数十万人口的布尔人,英国先后投入四十多万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共阵亡两万两千余人。最终英国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与布尔人签订和约,战争结束。战争促使了南非联邦的形成,南非的种族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化。战争也推动了日不落帝国在海外扩张的终结,从此英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收缩,将本身的战略重点转回欧洲,集中营、迷彩服、游击战术、“全民战争”等现象与理论都在此次战争中出现,战争理论家甚至认为“英布战争”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英布战争一最后一场绅士间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布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布战争爆发的影响。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8月一战爆发,一战是帝国主义两大阵营之间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北洋政府从战事一开始,就表现出参战的积极性和热情,协约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一度阻止中国派兵出战。政治精英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政府出兵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英法等西方列强重视中国的存在,真正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

1916年夏,随着欧洲战事的升级,特别是交战双方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索姆河战役的打响,英法政府开始转变态度,希望中国政府给予帮助。但由于老牌殖民帝国的心态作祟,他们要求中国采取变通之道,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协助协约国,主要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战争期间,英法大约在华招募了15万劳工,俄罗斯也在华北招募了五万人。赴欧洲西线的华工,近10万人被分配到英国,四万人被分配到法国,还有一万人被派给后来参战的美军。许多华工为英国航空兵服务,还有的在军火库工作,一战期间的坦克是尖端武器。一开始英国国防部不允许外国人接近英国军队的坦克。结果后来发现,华工修理坦克比英国工人还要快,所以有三个华工团专门为英军修理坦克。当获悉列强达成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后,华工派代表致书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并置一手枪于内,宣示“苟签字承诺日本之要求,请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多数华工在战火中幸存下来,在战后于1919年秋相继被遣返回国。

——徐国琦《大战争与大觉悟——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以工代兵”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以工代兵”参战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长久以来,德国和奥地利就一直在想方设法要把日耳曼的势力由小亚细亚扩展到东方。“柏林至巴格达”这个词语可以说是日耳曼梦想的具体表现。与日耳曼的梦想相对抗的是俄罗斯的梦想,俄罗斯希望能把斯拉夫的优势延伸到君士坦丁堡,然后经由塞尔维亚到达亚得里亚海。这两个梦想都是同样的野心勃勃,扩展的路线也是彼此交叉,互不相容,所以造成了巴尔干半岛上各国之间持续不断的动荡,也使得巴尔干各国各自寻找自己的靠山。土耳其向德国求助,塞尔维亚则获得了俄国的支持。罗马尼亚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都是传统的拉丁势力,名义上却是德国的同盟,它们有着更为深远的共同利益。

在这场纠纷中,并不是划分为德国一方和俄国一方。由于1871年的德国过分贪婪,使得当时的法国把它当成了不共戴天的对手。法国人认识到仅靠自身的能力收复失去的领土不太现实,所以对俄国的力量和帮助抱有一种超越实际的想法。法国人不但同意向俄国借款,还变成了俄国的同盟。这种同盟关系表现在,如果德国方面的同盟成员对俄国开战,法国肯定会进攻它们的。

——摘编自【英】韦尔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梦想”争夺的焦点及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俄两国结盟的原因及“两种梦想”对抗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