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中的大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面临着一个困境:既不像法国人希望的那样严厉得足以把德国人永远踩在脚下,也不是宽大得足以使被征服的人安于自己新的处境。该“困境”(     
A.导致德国民族主义的产生B.缘于大国霸权战略的不同
C.体现凡尔赛体系的虚伪性D.引发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2023-10-11更新 | 644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并声明:“除非和约作如下修改:美国没有义务受行政院或大会以任何国联会员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和帝国的其他部分一票以上的票所作的任何选举、决议、报告或裁决之约束。”这表明当时美国(     
A.不愿参与与其无关的国际事务B.不满欧洲列强操控国联的局面
C.主张推行非殖民地化外交政策D.对国联全体一致原则表示反对
2022-12-17更新 | 910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皖北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所示是某学者对一战后二战前的英法政治、经济状况的概括。这可用于说明(     
英国一战后,英国国务总的来说……被托付给其中的格外庸碌之辈,至少就关乎整个世界安全的外交事务来说是如此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14.15%下降到1937年的9.8%;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从1913年的14%下降到9.2%
法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整个法国社会“被阶级和意识形态问题搞得四分五裂”;政坛斗争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愈演愈烈,党派的分化组合与内阁的更换更为频繁
1938年的法郎价值是1928年的36%,工业产值仅为1929年的83%,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18%
A.英法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
B.一战后欧洲经济复苏迟缓
C.英法无力维系凡尔赛体系
D.西方绥靖政策的历史根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这一协定的达成意味着
主力舰52.552.531.517.517.5
航空母舰13.513.58.166
A.英国继续维持海军优势B.妥协背后孕育新的冲突
C.国联的决策具有强制性D.英日同盟从此不复存在
2022-05-07更新 | 60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11月,波兰组成联合政府并很快得到美、英、法等国的承认,并被邀请参加巴黎和会,在会上波兰代表提出了恢复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波兰边界问题。为此,巴黎和会还组成了波兰事务委员会。经过委员会的决定,波兰通过一条“走廊”获得了一个出海口,但波兰和德国都对此决定表示不满。波兰与德国间的西边界问题在大国广泛干预下,后来依然成为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而波兰东部边界问题,由于苏俄没有参加巴黎和会被搁置,最终导致1920年苏波战争的爆发。这是巴黎和会政治结果延续,同时也是波兰政府在战胜国支持下,想要借助于武力解决“波兰问题”的尝试。在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发给苏维埃一份照会中,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就波兰东部边界发表的宣言为准则,要求苏波双方撤军,立即停火,这条苏波边界线就是著名的“寇松线”。但苏波双方均不接受。

——摘编自南庆东《苏联对波兰政策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兰边界问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兰边界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
2022-05-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高三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联盟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政府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明文规定: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国际联盟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合作,伸张中小国家正当诉求,以及促进人权与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劳动条件和待遇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都是人类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对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但是,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在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和联合国形成决议的原则的不同及所产生的影响。
2022-04-2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第三次(4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执政,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苏德关系迅速恶化,苏联决定在外交战略上作重大调整。19331116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互换照会,决定建立国间外交关系。同时,苏联与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建交,形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第二个高潮。

1933年底,苏联外交部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它改变过去对凡尔赛体系的敌视态度,表示愿意参加国联,同英法等国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19349月,苏联被接纳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19355月,苏法签订互助条约。此前,苏联同波兰、芬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为进一步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它没能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采取更为慎重态度,避免卷入国际冲突。与此同时,修改第三个五年计划,加快国防工业生产,扩大军事实力。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没能继续发展下去的原因。
2022-01-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827日,英、法等国代表签订《巴黎条约》(即《非战条约》)。同一天,美国向18国国家发出了邀请,建议加入公约。中国南京政府代表于19281127日在华盛顿签字加入该条约。19284月至8月期间,苏联对美、法未邀请苏联参加签署非战公约表示不满,一方面表明苏联愿意加入公约,另一方面谜责把苏联排除在外。苏联要求加入公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平和扩大苏联的国际联系与合作。苏联最终于95日正式签字加入公约。但苏联对公约提出保留,苏联的保留为:“公约的最先参加国在外交文书往来中提出的保留对苏联没有约束力”。此外,“苏联政府认为不但是宣布战争,而且连由任何国家已开始的一切实际军事行动,不管这些行动有如何辩白理由,均应视为破坏公约的行为”,先后有60多个国家加入非战公约。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加入《非战公约》的目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英国殖民地制度下一个特殊的国家体制)都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和否决权。这一规定
A.利于国联制止侵略战争B.维护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C.制约了国联效能的发挥D.保护了弱小国家的权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名为(大桥的缺口)的一幅漫画。漫画家把国际联盟比喻为一架大桥,大桥最关键的一块砖头一一美国却空缺了。大桥左边的牌子写着:“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负责设计。”大桥的右边,山姆大叔正晓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头枕着的正是那块最关键的砖头。其意在说明美国
A.抵制光荣孤立思想影响B.蓄意制造欧洲大国矛盾
C.未能实现领导世界意图D.无力承担国际联盟义务
2021-06-09更新 | 38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