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容一览表

国际秩序条约内容




《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色佛尔条约》《洛桑条约》①德国及其各盟国应当承担战争罪责。
②重划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的疆界;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军事占领莱茵兰并设立非军事区,但泽为自由市;规定德奥永远不得合并。
③承认波兰复国,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独立,并分别从战败国获得领土,划定它们的边界。
④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和胶州湾租借地全部移交给日本。
⑤限制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军备。
⑥德国等战败国必须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其经济生活受到后者的限制与监督。
⑦维持黑海海峡地区的非军事化和国际共管。
⑧制定《国际联盟盟约》作为各项和约的第一部分,成立国际联盟。





《四国条约》美、英、日、法四国彼此协商解决它们在该地区的争端并废止英日同盟
《五国海军条约》将美英法意日五国的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规定为5531.751.75;并规定美英不得在菲律宾、关岛、中国香港及太平洋东经110°以东的岛屿修建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日本则承诺不在中国台湾设防。
《九国公约》在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的前提下,确认列强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
2022-07-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关于如何解决国际争端,成为了世界所思考的问题。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联盟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并指出国联形成决议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并简要评述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有何共同之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前列强经济实力、占有殖民地对北表

国家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3350

1740

1060

290

材料二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1921一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并简要评价这一体系。
2022-06-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浩劫,也促使人类在反思中不断探索制止侵略、避免战争的有效机制。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二者的兴替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教训和经验。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创立射常任理事国示意图(1945年)




(1)看一看两大国际组织成立的背景和目的有何共同处?
(2)想一想为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相较于国际联盟有哪些创新之举?
(3)议一议结合国际联盟到联合国的发展变迁,谈议二者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存在哪些历史教训,又提供了怎样的历史经验。
2021-12-09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地图册-专题探究2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学习拓展

19181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 · 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其要点为:

.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

.领海以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

.……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对所有关于殖民地的要求作出……调整。………………

XIV.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查找资料,了解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动机及其影响。
2021-10-2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受一个有影响的美国民间机构的鼓励,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建议签订两国间的废战条约,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则提出这个条约应具有普遍性。于是1928年在美、英、法、德、意、日等六大国的主导下《巴黎公约》得以签订。条约规定: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摘编自【英】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第十六条 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第十二条 所规定(联盟会员国非等到行政院仲裁三个月后不得从事于战争)而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各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或财政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竭力阻止其他任何不论其为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之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如遇此情形,行政院有向各有关政府建议之责任,俾使联盟会员国严格地派遣海空军、组织军队以维护联盟盟约……

——引自1920年《国联盟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巴黎公约》和《国联盟约》两个条约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对《巴黎公约》和《国联盟约》两个条约进行评析。
2021-08-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人虽然可以拒绝加入国际联盟,也可以在它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完全不承认的态度。但问题是,国联仍然存在,全球50多个国家正在通过他们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着它的发展。美国的国际利益使其不得不承认“国联是处理人道主义问题的合适机构。”在哈丁和柯立芝总统时期,美国都在国联中安插了许多所谓的非官方观察员,他们参会但不参与讨论,美国的另一种参与形式是“‘官方代表’作为非官方代表”参加。由“非官方”向“官方”转变的发生是渐进的,1924年起,美国官方代表几乎列席每一次有关军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会议。同时美国也曾争取加入国际法庭,但几次努力都因国内孤立主义的反对而作罢。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孤立主义更居上风,但1930年一年里美国参加过40次国联会议,并在国联总部拥有5名常任代表。

     ——摘编自葛宇鹏《20年代美国与国际联盟关系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20年代美国对于国联的态度以及美国与国联关系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国联关系走向变化的推动因素。
8 . 阅读以下两幅德国地图,回答问题:

(1)对比两图,德国的版图在二战全面爆发前发生了许多变化,请指出发生变化的地方。
(2)结合所学,作为德国近邻的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是如何保证自身安全的?
2020-11-2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9 . 战争的破坏以及和平的重构是国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步骤。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949年4月4日,美国、比利时、加拿大等12国外长在美国国务院会议大厅举行北约签字仪式。8月24日,各缔约国均按照本国的宪法程序完成批准手续,至此,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及其缔结的协议,确立起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军事组织,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由此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什么?
(3)材料三描述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7-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衔接点09 美苏冷战-2020年【衔接教材·暑假作业】初高中衔接历史(部编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28日故宫太和殿举行阅兵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

材料二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列位要晓得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强权呢?简单说起来,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倚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陈独秀《每周评论》发刊词(1918年12月22日)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参战时间及政府名称。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为追求“公理”所做的努力。并结合巴黎和会的相关史实,简述“公理”是否实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0-06-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山河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