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下,正义需要仔细辨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93年,西班牙神学家维多利亚明确提出了反对否认异教徒在自然法上的一切权利并将其单独视为征服对象的观点。据此,他斥责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行为是掠夺行为。维多利亚还认为,自然法认可所有人的沟通和交流的权利,如果印第安人对这种权利加以否认或进行阻碍的话,或者,如果印第安人否认自己有接纳基督教传教士的义务的话、那么这些行为便构成了对其进行战争的正当理由。

材料二   下面图一:193955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海军航空兵对重庆实施轰炸(炫耀战果)。日本陆海军曾多次对重庆等其他不设防城市进行大规模空袭,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下面图二:日本政府招募少年飞行兵的广告。画面背景是1942年,美军杜立特飞行队在对东京实施首次轰炸时,轰炸机扫射中曾经杀害过儿童。


根据当时国际法,在明确知道目标为学童和平民的情况下仍然实施射击的话,那么学童的死亡便不能被视为附带损失,反而甚至可以以故意无区别攻击构成战争罪为由追究相关行为人的责任。

——上述材料摘编自加藤信行、植木俊哉等编著《图解国际法》


(1)概括材料一中维多利亚的观点并予以评价。
(2)依据材料二,提炼当时国际法关于战争罪的定义,并据此分别评判日本战争宣传。
2022-12-01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右面是美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中国抗战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与该画的印发直接相关的背景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太平洋战争爆发
C.开罗会议召开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021-08-04更新 | 248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政府发布布告:“自去年九月,德意志、意大利与日本订立三国同盟以来,同恶共济,已成一侵略集团……最近德、意与日本竞扩大其侵略行动……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此碍难再予容忍。”该布告
A.出自《自卫抗战声明书》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D.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下发布的

4 . 材料 中途岛海战之后,日美双方都在为控制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等地进行部署。美军打算乘胜前进,转守为攻,其目标之一是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日本转为防守战略,加固岛屿防御工事,计划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飞机场,以抵抗美军的攻势。工程一旦完工,将使日本重新夺取珊瑚海的制空权,并能封锁澳大利亚东部的海上通道,威胁斐济和努美阿。1942年7月,日本修建队赶在美国之前,到达该岛施工,并准备8月7日实施大规模登陆。8月6日午夜,美军开始进攻,双方展开拉锯战。1943年初,日本失败,美国占领了瓜达尔卡纳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盟军对日军没有了原先的恐惧和敬畏,从防卫作战过渡至战,略性进攻。此外,盟军对太平洋战争最终的结果,越来越乐观了。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意义。
2020-03-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高三2020年3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美国“劝中国政府采取妥协步调”。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姑息日本,迟迟未采取行动。当国联就“九一八”事变探寻美国态度时,史汀生一面表示愿与国联合作的诚意,一面又拒对东北事件是否牵涉到凯洛格一白里安公约(又称“洛迦诺公约”)做正面的回答。

——摘编自《美国政府对外关系文件汇编》

材料二   此后美国与国联合作,派遣人员参加国联理事会有关会议,但因采取措施不道德(不分侵略者与受害者),也没有制约作用。1932年1月2日,日本占领了锦州。随后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表声明:“美国政府不能承认会损害美国或者在华公民条约权利的任何即成事态的合法性,它也无意承认中日两国政府或其代表签订的会损害美国或其在华公民条约权利的任何条约或协定。”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第5卷》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对日本侵华态度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国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历史背景。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7月11日,美国国务院向飞机制造商和出口商发出劝告信,表示“美国政府强烈反对向从事那种轰炸的国家出售飞机或航空设备。因此,国务院将不乐于签发许可证,授权向正使用军队攻击平民的国家出口任何飞机、航空武器、飞机引擎、飞机部件、航空设备附件或炸弹”。国务院还要求那些已与外商签约的厂商,向国务院通报其合同的内容,无论是否已有或正准备申请许可证。这就是所谓的“道义禁运”。“道义禁运”是美国政府针对日本轰炸广州采取的直接应对措施,但其意义则不止于此。应该指出的是,美国依然保持着大量对日出口,而且,避免卷入战争也仍然是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摘编自陶文钊主编《战时美国对华政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道义禁运”措施的内涵,并简析该措施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道义禁运”的影响。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军售演变的趋势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美国的中立法案。
2019-02-0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9月11日,美军下令逮捕以东条为首的包括珍珠港事件时整个内阁成员的39名战犯嫌疑人。11月17日,日本政府被命令逮捕并移交包括荒木贞夫、本庄繁等11名主要战犯嫌疑人。这些人被认为对1931年、1937年、1941年侵略事件负主要责任,他们和之前已被捕的以及将来被抓捕的那些人将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东京审判是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动的战争的侵略性质在法律上的确认,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这样的认识、坚持这样的立场。从美国的角度看,试想那些战犯如果没有受到正义审判,那么他们统治日本这个国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就将难以继续维持,而恰恰是他们发动了侵略战争,不仅祸害了邻国,也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灾难,遭到自己人民的唾弃,才致使他们陷于非正义、不合法的地位。

——摘编自张郭《美国外交档案中有关东京审判的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5年东京审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年东京审判的重大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获悉英法苏正在酝酿军事谈判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于1939年8月3日向苏联驻德临时代办声明,苏德之间在黑海到波罗的海的整个地区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建议两国就所有这些问题达成协议。英法苏军事谈判开始后,德国更加急迫地希望与苏联达成协议。8月23日,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随即与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会谈。当晚,两国政府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签订以后,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苏德战争爆发后,条约自动废除了,但条约的影响却延续了几十年。在建立“东方”战线时,苏联占领的其它国家也当然地“永久”属于苏联的领土。正是这些领土问题给苏联留下了无穷的后患,成为苏联民族矛盾的一个焦点,终于在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掀起独立浪潮,紧接着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国纷纷独立。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不利影响。

2018-04-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一中、培元、季延、石光中学四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

——整理自《国家公祭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确立“公祭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