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深夜讨论结束后,英国人召来捷克代表,由两名工作人员向他们宣读了协定文本,并交给他们一份捷克斯洛伐克撤出苏台德区的地图,并表示“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英国此举
A.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B.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C.稳定了德捷边境的局势D.维护了欧洲的和平与安全
2 . 19世纪以来,英德关系的变化影响世界格局的政治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化的速度异常迅速,英国和德国之间展开了最为激烈的经济竞争。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德国仅占13.2%。但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却已下降到14%,而德国的产量则略微上升到14.3%,稍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德国工业产量的这一短时激增意味着它同英国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它还通过刺激海军军备竞赛而进一步促成了国际紧张局势。这两个国家都竭力叫嚣,必须建立起海军力量,以保护商船航线和商船运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因此,我愿意在和平的最前线提出,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尤其是赔款条款,我们就应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德国开放世界的原料和市场,并将尽可能使德国人民重新恢复生机。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25日)

材料三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一个唯一的、不可变更的目标。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我们将在陆地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中同他作战,直至借上帝之力,在地球上肃清他的阴影,并把地球上的人民从他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做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一个与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 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将呼吁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

——节选自《英国首相丘吉尔1941年6月22日晚上的一次演讲》


(1)依据材料概括英德竞争在一战前的主要表现。1916年是大战最为惨烈的一年,列举英德之间发生的两次重大战役。
(2)联系材料,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分析英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调“应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德国”的主要原因。
(3)丘吉尔的演讲主要针对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在推进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方面的重要举措及其目的。
2021-11-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1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指出:“这一太平洋战争……全世界一切 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 后地明朗化了。”这表明中国抗战是
A.太平洋战场重要组成部分B.反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C.推翻独裁统治的解放战争D.中共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83月,与奥地利的合并,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地位。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插入德国境内,形成很大威胁。6月希特勒写道:“正如占领非武装区并进入奥地利一样,只有在我确信法国不会进军而英国也因此不会干预的时候,我才会决定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1938921日英法宣称,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英法的计划,即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将不再过问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929日,两个轴心国家和两个西方国家的首脑在慕尼黑会见,他们商定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方案。当天晚上通过第二次英法最后通牒,将这个方案强加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捷克人则比较审慎小心,能够克制,他们屈服了。

——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这一行动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1-07-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夏季的欧洲,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已结成了同盟,战争已迫在眉睫。19393月灭亡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如何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已成为德国的战略目标。英德之间在进行着秘密的接触谈判,德意日三国也在进行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苏联与英法的结盟谈判又陷入僵局。1939823日,苏联为了自身安全,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的失败,苏联不再提法西斯是发动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转而斥责英法是战争贩子。同时,苏联向德国输出了大批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19399月至19408月间,苏联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目的,在东欧建立了战争防备缓冲带。

——摘编自刘子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影响。
2021-07-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4年,希特勒邀请舞蹈家、演员里芬施塔尔拍摄了一部记录他演讲、游行、集会和阅兵的电影《意志的胜利》。电影中希特勒闪耀着迷炫的光芒,如同神灵一般向观众走来。希特勒的主要意图是
A.对外宣传弘扬文化B.炫耀成就震慑西方
C.记录历史保存传统D.神话自己蛊惑世人
2021-07-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民族向来以理性、严谨著称,却疯狂地追随希特勒及其推崇的纳粹主义,这与隐藏在背后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德国长期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素有以“条顿”武士精神为基础的向外侵略扩张的传统,德国人民受这种毒害十分严重。德国人民受日耳曼种族优越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对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感。凡尔赛和约严厉制裁了德国,可他们从来都没有受过这样的耻辱,对此将战争失败归责于一战后的魏玛新政府。希特勒四处活跃,纳粹党曾在它的纲领中许过愿,即没收垄断资本家的财产。可是纳粹主义的统治不但没有把垄断资本国有化,反而把已经国有化的工厂和财产交给了垄断资本家。魏玛联盟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党派对垄断的法西斯反动派采取妥协、投降政策。大危机时期,几乎每个劳动人民的家庭收入都不足以前水平的一半,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民迅速地成为激进派。

——摘编自王悦《浅析一战后纳粹党兴起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粹党获得德国民众广泛支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粹主义兴起的影响。
2021-07-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为纪念二战的某次著名战役而发行的邮票,邮票从左上到右下依次为喷火MKIA战斗机、飓风MKI战斗机、梅塞施密特BF109E战斗机、容克87B-2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该战役是
A.不列颠之战B.莫斯科战役C.阿拉曼战役D.中途岛海战
2021-07-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材料   1931九一八事变后,起初日本政府和军部因顾忌国际社会的反响而保持克制,但.在经济大萧条中苦苦挣扎的民众热切追捧关东军,为关东军占领中国东三省欢欣鼓舞,在全国掀起了捐助国防费、捐献兵器及向前线寄送慰问品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当局认可了关东军的军事冒进行为。后关东军对中国东北的侵占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在对外扩张侵略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军部通过控制媒体,宣扬对外侵略战争是建设王道乐土圣战。扩大甚至虚假宣传日军在海外的战果以蒙蔽民众;通过控制教育.灌输忠君爱国理念,驯化国民为了天皇、为了国家而舍生忘死。根据《国家总动员法》(19385月).在战争状态(包括准战争状态)下,出于国防需要,为了最有效地发挥国家全力,需统制运用人力、物力资源。据相关调查,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共造成约310万日本人死亡。其中,军人及随军人员等死亡约230万,平民死亡约80万。

——摘编自郭丽《试论二战中日本教育工作者的战争责任兼论国民的加害者及受害者角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民众支持法西斯对外侵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法西斯侵略对本国民众造成的危害,并谈谈你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认识。
2021-07-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幕末维新时期,南进思想初露锋芒。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抢占琉球,殖民台湾,后又占领德属南洋群岛,其构建东亚统治圈的行动初见成效。1936年,日本政府明确了向“南方海洋扩张”的新国策。二战爆发后,日本企图把侵略中国与南进东南亚结合在一起。1940年7月日本正式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半年内,日本就占领东南亚各地,取代了美、英等欧美殖民地宗主国,将其纳入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1942年,中途岛海战,日本损失惨重,被迫调整侵略构想,试图以帮助菲、缅独立诱使其对“大东亚共荣圈”建设给予配合。到1943年时,日本召集被侵占地区傀儡政权“首脑”开会,开始极力避免使用“大东亚共荣圈”这一词汇,企图以此来确保东南亚各地的民心与合作。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苦心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轰然崩塌。

        ——摘自《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与“南方共荣圈”的幻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侵略步骤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幻灭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