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苏联
1947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1947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19493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1949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材料三   学者卡尔·雅斯贝斯指出:“世界历史在时空上囊括全球。”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以前,西方很多普遍史或世界史著作仍然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无视甚至否认西欧北美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下,“欧洲中心论”无法解释全球各种复杂进程的演变,西方一系列历史学传统观念受到批判。

——摘编自董欣洁《全球史研究打破“欧洲中心论”》


(4)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注意论文题的归纳总结,角度的选择)
2021-0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归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第四条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

材料二


材料三   日本和西欧都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讲(1971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约组织建立的性质、目的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
2021-01-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高边疆一词最初由美国格雷厄姆中将于1980年提出。所谓高边疆就是太空领域,他们认为历史上对于开拓国家边疆具有独特情结的美国,应该对地球的外层空间进行新的开拓,从而使得太空领域成为美国新的边疆,发展太空工业、商业、运输业。高边疆战略虽然是由美国30余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军事战略家提出的,但是该战略提出向太空发展的思想与主张,符合美国打破核僵局、夺取对苏军事优势的需要,因此迅速受到美国统治集团的高度评价和广泛重视。高边疆战略问世后,美国采取一系列步骤具体实施高边疆战略。19827月,里根发布总统指令,规定美国太空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宇宙防御19879月,里根政府出台了第二阶段战略防御系统计划。该计划使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得到进一步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这项战略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世界形势因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美苏之间的军事均势遭到破坏,世界军备竞赛更加剧烈。

——摘编自朱听昌《争夺制天权: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高边疆”战略的特点及其出台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在参加雅尔塔会议时就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编自武原、陈伟德《抗日战争·远东审判》

材料二   超级大国的表现常常像两个全副武装的盲人在一间屋子里摸着找路。每一个人都认为对方使自己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因为他认为对方能够看得很清楚。事实上,变化不定、妥协、前后不一,才是决策的本质。但屋里的每一方都倾向于把对方看成是始终如一的、有远见的和一贯的。于是,时间长了,就是两个盲人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更不用说给屋子带来的损失了。

——摘编自基辛格《白宫岁月》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盟国分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个盲人”是如何互相伤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盲人”带来的影响。

5 . 材料   19世纪末当美国冲向亚洲参与列强角逐时,东南亚巴被瓜分完毕。美国把竞争的矛头指向西班牙,把扩张的目标定在菲律宾。1898年4月,美国参议员艾伯特·贝弗里奇提出:“我们今后最大的贸易一定是与亚洲进行”“我们的剩余产品在哪里寻找消费者呢?地理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是我们天然的消费者”“菲律宾在整个东方门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地。”二战中,美国提出殖民地实行国际托管的建议,以及控制太平洋军事指挥权、阻挠英、法、荷重返东南亚的举动,都是美国与老殖民者争夺东南亚的尝试。1945年4月,在旧金山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上,当中国、苏联等国提出把“独立”列为国际托管制度的基本目的时,美国却反对以“独立”作为国际托管制度的基本目的,并公然支持英、法、荷重返东南亚。旧金山会议上对托管制度目标的让步,换得了英国对美国占领太平洋岛屿的支持。同意法国重返东南亚,同时让法国同意把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努美阿港作为美军基地

——摘编自吴群《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东南亚的介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美国将菲律宾定为东南亚地区扩张目标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二战期间美国东南亚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0-07-0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大教育合作学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全国卷)
6 . 下面几幅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西欧大陆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0-09-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后初期,美国对日采取的是严厉的削弱政策,对日本的经济复兴毫不关心,这一点在美国政府的“占领初期的基本指令”中也有明确的体现,该指令明确指示最高司令官迈克阿瑟:“你对日本经济的复兴和强化不负任何责任。要向日本国民表示,你对日本应当维持一个怎么样的特定生活水平也没有义务。”

材料二   1948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NSC——13/2号文件》,文件写道:“停止非军事化和民主政策;如有可能重建日本军队;加强日本的警察力量;开发冲绳为美国第一线基地;暂时延缓对日媾和条约的缔结;美国继续驻扎日本。”1949年5月,美国政府指示美军最高司令官停止中间赔偿,为中止中期拆迁准备条件。

——摘编自姚自茹、李天乐《论1945—1991年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


(1)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政策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影响。
2020-05-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图l、图2、图3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图2和图3,说明德国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别说明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0-04-20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4月一轮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712月,苏美在华盛顿签署《中导条约》(《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近程导弹条约》),俄罗斯独立后承担条约义务。按照条约框架,两国彻底消除射程500 -1 000千米的中近程导弹及射程1 000-5 500千米的中程导弹(包括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被称为“冷战时期最成功的军控文件”。201982日,《中导条约》终于走到32岁的生命尽头,俄罗斯希望打破苏联解体后造成的战略劣势,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而美国则想固化苏联解体的成果,维持其世界统治地位,这是一场新的冷战。和冷战时期相比,当前的对峙内容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化。冷战时期,苏联占有常规力量优势,美国和其北约盟国更依赖核力量,包括战术核武器。而如今,美国和北约占有常规力量优势,俄罗斯更为依赖核力量。以“俄罗斯暗中发展违反条约武器并拒绝核查”为由退约的美国急不可待地宣布,不再受约束的导弹测试与部署将在数月内完成,而且地点就在亚太。路透社援引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的声明称,美方已开始研发携带常规弹头的陆基巡航弹道导弹,近几周内即可测试一款陆基巡航导弹,而11月能测试中程弹道导弹。

                                 ——摘编自黄山伐《中国坦然面对‘后中导条约时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导条约》签署的背景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指出冷战后美俄军备竞赛的目的和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0-04-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也纳体系:1815年,战胜拿破仑的欧洲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召开分赃会议,重新恢复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1)概括指出近代以来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并结合欧洲的政治发展说明成因。
(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欧洲版图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