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20 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作为二战的重要成果,二战后期确立的国际秩序依然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由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现实,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使之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发展,并能够可持续地维护和平。

——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材料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性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141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2022-06-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考(等级考)历史试题(四)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带来了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变化:美国、日本对欧洲的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美日对国际事态的发展开始产生重要影响;国际体系不再仅限于欧洲,一个在地理空间上囊括全球、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基础、现代民族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国际体系初步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对德国的惩罚过于苛刻,同时也难以约束日本等列强的侵略行为;成为世界强国的美国未加入国联,不愿意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这些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存活了不到 20 年,同其他几个国际体系相比较,成了最短命的体系。

——据刘建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短命的国际体系》等

材料二 我们不妨将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做一比较。凡尔赛体系根本不重视健全战败国德国的民主化进 程,而是从战胜国的绝对利益出发,一味强迫它接受有罪之说,致使德国人民把战败带来的一切不幸统归之于政府当局,最终导致了纳粹党的上台;对殖民地虽宣称给以民族自决权,不过口惠而已,委任统治只是另一种殖民统治形式。在凡尔赛体系下,战胜国只顾保护自己的和平与既得利益,不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有着根本的不同。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体系带来的改变,并分析其短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凡尔赛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的不同之处(任举两例),并简要评价雅尔塔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世纪的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回答问题。
1.有学者指出:“土耳其自革命以来,既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摆脱宗教影响的共和国,也是中东地区最为安定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凯末尔
A.签订《洛桑条约》B.创建人民共和党
C.发起“帽子革命”D.实行民主化改革
2.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溶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组织
2010-04-10更新 | 8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一)(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至今日,法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的新体制使她能够拥有自己的意愿。她国内的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使她具备了强大的国力。她与德国一道树立了开创政治合作的榜样,并且表明,要使法国生活在一个属于欧洲人的欧洲。美国把保卫自身生存视作一场可能发生冲突的主要目标,她只根据这种自然而首要的需要来考虑保卫其他地区、尤其为保卫欧洲而进行核干涉的时机、程度和方式。这就是法国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装备的原因之一。因此,对法国来说,参加联盟的条件和方式都应该有变化……两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尽管美国人也许会感到有些不舒服。

——据《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关于法美关系的讲话》(19637月)

备注:1964年,中法建交;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戴高乐访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戴高乐讲话”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戴高乐讲话”体现的“戴高乐主义”的影响。
2021-05-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统一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5 . 图1、图2、图3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1919年德国疆域图                         图2:1945年后德国疆域图

图3:现在的德国疆域图
(1)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图2和图3,指出德国疆域发生了的变化,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2020-10-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苏联
1947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1947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19493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1949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材料三   学者卡尔·雅斯贝斯指出:“世界历史在时空上囊括全球。”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以前,西方很多普遍史或世界史著作仍然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无视甚至否认西欧北美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下,“欧洲中心论”无法解释全球各种复杂进程的演变,西方一系列历史学传统观念受到批判。

——摘编自董欣洁《全球史研究打破“欧洲中心论”》


(4)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注意论文题的归纳总结,角度的选择)
2021-0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二战期间,美国人想让苏联人跟自己一起并肩战斗,拍了很多亲苏电影,比如《俄罗斯之歌》。在1943年,这是--部了不起的爱国影片,但到了1947年,它就成了“毒草”。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图。



丘吉尔(左)、罗斯福(中)、斯大
林(右)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的合影

材料二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材料三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以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以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家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材料四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请回答:
(1)简要说明材料一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2)通过材料二、三的信息,你对雅尔塔体系作何评价?
(3)材料四体现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
2021-06-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民主党竞选广告说:“我们在工作——而不是在打仗!活着而且很快乐——而不是当炮灰,是要威尔逊与光荣的和平?还是要休斯的战争?如果你要光荣的和平,选举威尔逊!而这就是持续的繁荣。”当年总统大选结果:威尔逊当选。

1917年,威尔逊在国会发表参战演说,宣称“这场战争是德国以其行动强加到美国身上的”,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是对于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这是美国唯一的选择”。

——【美】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遏制苏联,不再对德国嫉恶如仇,而是扶植德国。它设法重建资产阶级政党,力图保持德国原有工业结构、复兴德国经济,同时积极策划美占区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法国在70年中3次受德国之害,对德国的东山再起最为警惕。为了保证自己在西欧的地位,法国力主分割德国,拒绝西方3区合并,但是这种对德强硬政策缺少相应的实力作基础。当时的法国实际上已经沦为二流国家,战争的破坏和战后初期的困难使法国不得不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指出美国对参战问题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处理战败国德国的问题上,美法两国的主张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史实回答20世纪50年代法德关系有何发展变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材料二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围绕“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材料三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政策表

政府对外政策主要内容
杜鲁门政府
(1945-1953年)
遏制战略“要按美国的构想来改造世界”,遏制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苏、反共的广泛联盟。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国的政策。
尼克松政府
(1969-1977年)
尼克松主义全球战略收缩,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摘编自雷兴长《论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变化的原因?
2021-03-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