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2月间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电报认为苏联是“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目前,这种努力限于某些邻近的地区,如伊朗北部、土耳其”等地。凯南认为,苏联“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就可以迫使苏联退却。凯南的“长电报”深深博得杜鲁门的赞赏……当月,他就要求国务院允许派一支特遣舰队前往地中海,“支持土耳其抵抗苏联势力的渗透”。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自冷战结束到入侵南联盟,美国共对外用兵42次。尤其是入侵南联盟的“联盟力量”行动,公开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联合国成员国实施赤裸裸的侵略……与此同时,美国不断抛出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民主无国界”“主权有限论”“内战非内政”等谬论,为其武力干涉他国内部事务寻找理论依据。
——摘编自柯春桥、贾咏梅《美国军方抛出“内部冲突”论》
材料四 多极化作为历史前进方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继续发展,但多极化的趋势正在遭遇“一极”图谋的阻碍和挑战……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时政新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凯南“长电报”提及的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亚太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调整军事战略的背景,并指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3-08-12更新 | 4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两国开始谈判缔结一系列核军控与核裁军条约,为美苏管控冲突,避免核战争,维护大国核垄断及防止核污染、核扩散等共同利益提供了法理依据。美苏两国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不断降低,直至可能在实际上被排除,都仰赖以苏联核武器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在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上双双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在此期间,和平利用原子能与培养核人才又进一步促进了苏联核潜力的稳步增长,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不可否认的是,核武器几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战争逻辑,导致超级大国事实上的“行为谨慎规制”的产生,避免核战争成为双方的共同利益,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万鑫、张广翔《冷战、核军备竞赛与苏联核中心的活动——以核研究与核部署为中心》

材料二   各方重申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各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容损害。各方坚定捍卫多边主义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各方愿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机制内的对话与合作,就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各方肯定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该机构成员国有权充分参与该机构的所有决策程序,支持该机构《规约》规定的主权平等进程,支持中亚国家加入该机构相关地区小组。

——摘编自《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2023年5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核研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并归纳推动21世纪国际格局新发展的积极因素。
2023-07-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艾森豪威尔第一届政府时期对外援助并不积极,但基本上维持了杜鲁门政府经济、技术援助的规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即第二届政府时期,开始更多地关注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由强调军事援助,逐渐演变为突出经济援助和经济建设。这些变化(     
A.说明美国改变了冷战的思维B.反映出美苏由对抗走向缓和
C.旨在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加重了美国冷战的经济成本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蔓延,生活日益动荡。经济和刑事犯罪率猛增,反对党派纷纷成立……苏共的分裂趋势日益严重,领导层内部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很突然,但有着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那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世界知识》采访钱其琛问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三个口号,是根据戈氏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这个理论是什么?这个理论的根本错误在哪里?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分析,反映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些共同的历史原因,结合材料和你自己的知识,概括这些共同的历史原因。
2011-03-26更新 | 7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同年7月25日,他在关岛阐述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的“尼克松主义”,继而他又在1970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主张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尼克松的这些主张(     
A.表明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B.以调整欧美关系为宗旨
C.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D.受国内外局势变化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宪法第一条   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天皇的统治权和特权都被废除。日本从战前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改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天皇成为行使形式和礼仪性的国事的“虚君”。内阁执掌行政权,并对国会负责。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议员由年满20岁的男女公民普选产生。宪法还规定日本永远不以战争为国策,不保留陆海空军和其他武装力量,放弃交战权。它还宣布人民享有基本的公民权利。

——摘编自徐萍《冷战与东北亚史论》

材料二   1948-1949年,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重心从非军事化、民主化转向推动日本经济复兴和重新武装,允许日本存储指定的战略原材料,要采取严格措施从经济方面控制其战争潜力。朝鲜战争爆发初期,驻日美军大部分赴朝鲜战场,日本处于防御真空状态,在美国的要求下,日本政府利用战争造成的国内外形势积极配合美国迅速组建警察预备队,并扩大了海上保安队战争的发展,美方并不满足于日本警察预备队的扩充,还强调日本设立国防部的必要性,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制定了名为《关于重新武装的开始》的计划,除警察预备队、海上保安队之外,还建立了拥有5万人的保安队,并把保安计划管理总部设在国家治安省。从警察预备队到保安队再到自卫队,其名称越来越接近军队,而且此后未再变,其陆海空力量开始协调发展,在法律的基础上机制逐步健全,武器装备越来越重装化。

——摘编自陈静静《朝鲜战争进程中美日关于日本重新武装问题的交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宪法的基本思想,如何评价这部新宪法?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日政策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022-04-04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考预测猜题卷(一)历史试卷(重庆地区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欧洲经济的重建很明显地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比已经预见到的更大的努力。而今,它却是濒临崩溃。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欧洲今后三年到四年的对于国外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主要是从美国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以她现今的能力是无法支付的,而必须获得巨大的额外的帮助,否则她将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这种非常可怕的状况。……美国应该做任何她能做的来帮助世界经济的恢复。若不如此,将不会有政治稳定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是教条,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骚动。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947年6月5日)

材料二   1951年财政年度期间,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金额减为23.1亿美元,美国拨给西欧的军援上升到52.2亿美元。195012月底,马歇尔计划对英国的援助中止了。次年1月,对爱尔兰、瑞典和葡萄牙的援助也停止了。给予重新武装中的西德的援助,不但没有中止,反而有所增加。

——摘编自张勇《从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看杜鲁门时期的对外援助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歇尔演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西欧援助的主要变化及影响。
2022-09-01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3届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重庆市“”历史兴趣小组统计的表格:

“”兴趣小组统计——美苏军事支出统计数据(1980—1988)单位:10亿美元

年份19801982198419861988
美国军事支出144196237281308
苏联军事支出280189297306300
美国军事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5.36.26.36.66.3
苏联军事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12.912.912.812.611.9

据此可知:
①苏联丧失了军事优势②美苏经济实力发生了变化③美苏调整了对外政策④美苏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2-03-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尔塔会议关于安理会表决程序问题的协议,即“雅尔塔公式”,为联合国的诞生扫除了障碍。194535日,美国代表中美英苏4个发起国(法国拒绝作为发起国),邀请有关国家出席于4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家会议,制订联合国宪章,这份宪章应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建议案为基础,并以“雅尔塔公式”为补充。

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后美苏关系急剧恶化。35日,美国拒绝邀请波兰参加旧金山会议,理由是波兰政府未按《雅尔塔协议》进行改组。苏联于329日宣布莫洛托夫不出席旧金山会议,直至罗斯福逝世后,斯大林为了表明他希望继续维持同美国的“合作基础”,决定派莫洛托夫赴旧金山与会。

——摘编自颜声毅李幼芬俞正梁朱明权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雅尔塔会议对联合国成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关系变化的深刻原因及其影响。
10 . 20 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作为二战的重要成果,二战后期确立的国际秩序依然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由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现实,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使之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发展,并能够可持续地维护和平。

——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材料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性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141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2022-06-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考(等级考)历史试题(四)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