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经济观念的变化,战争观的更新已是时势使然。综观二战后半个世纪国际社会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仅用“私有制”、“阶级”、“帝国主义”等战争根源说已无法注释当今世界日益复杂的战争现象。民族冲突打破了阶级斗争的界限,国家利益不再受意识形态的约束。战争在政治信仰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天平上问后者倾斜。宗教斗争突破了教派“械斗”的界限,悄悄地以一个新的角色登上了战争舞台。当一个地区燃起战争烽火,却从另一个地区组织一支军队来维持和平,两军相争的战场上出现了“第三者”。过去那种帝国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以及以争夺殖民地为主要特征的战争已暂时告退或改变了方式,当今时代的局部战争,仅用阶段斗争来概括,已很不够了。领土、财富、资源冲突,以及种种利益排他主义成为诱发战争的基本因素。

——摘编自杨旭华《战争新观念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战争新观念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争新观念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影响。
2020-10-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II)

2 . 战争与合作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时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24.5

12

9.1

6

1913年

15

8

11

13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新秩序是什么?

材料二: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后,盟军东西配合,相互支援,使德军腹背受敌。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摘编自《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材料二中为共同对抗法西斯,26国签署了什么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合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三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

据材料三,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

材料四:1986年共同体的年民国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世界史•现代史编》

(4)对比材料二、三和材料四,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有何不同?

(5)材料四中“共同体”指的是哪一组织?

(6)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

2018-08-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前,一般认为国家拥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主要相关条款如下: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第十二条第1款:“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非战公约》(1928年)第一条:“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二条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五十一条:“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

——节选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


(1)根据材料,归纳国际社会在限制战争权方面的阶段性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限制战争权的背景。
2022-06-08更新 | 266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历史高考真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4年德国政府发表的《安全政策白皮书》公布了德国新安全战略的三层目标:“保卫德国及其盟国的安全,预防、限制和结束可能危及德国或德国盟国的领土完整与稳定的危机与冲突;建立有利于德国的欧洲安全机制;愿以联合欧洲中一平等分子之地位贡献世界和平”。在安全观念上,德国认为,欧盟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一极,德国是这一极中的核心力量,一个多极的世界有利于维护和平与稳定。与安全观念转变相适应,德国的安全手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重视运用经济、联盟和联邦国防军等综合国力,建立更具适应性、灵活性的安全体系,在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中加强安全合作,广泛运用外交、安全、国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多元化安全威胁。

——摘编自夏立平《三重身份视域下的冷战后德国安全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冷战前后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后德国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参加一战后,陆续提出了几个关于国际联盟的重要文件,内容包括支持成立国际法庭,以仲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法,用全面封锁作为制裁手段并可以付诸武力;坚持成员国间互相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同时,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进行必要的领土调整;各成员国军备必须裁减,裁军由联盟行政院直接负责;国际联盟行政院由大国外交代表和少数几个小国的代表组成,并提出通过大国的一票否决权而使大国能够在行政院中起到领导作用等等。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 联合国的宗旨是成为一个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和解决国际问题的中心,它设立有以下机构:联合国大会:审议机构,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内容;安全理事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五常在重大问题。上拥有一票否决权;此外,还设立有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

——据《联合国宪章》整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对于国际联盟的构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相同之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0年代英国妇女的反核和平运动,深受60、70年代欧美女权运动的影响,她们将妇女争取权利斗争中所期望获得的目标,纳入到和平运动的组织原则中。将妇女反核运动与反权威、反官僚和反父权制联系起来,是这次妇女和平运动的又一特征。一些参加过50、60年代和平运动的妇女认为,在那种男女混合的组织中,女性缺少发言权,从而丧失了在反核和平运动中的独立自主性。

引发80年代英国妇女大规模反核和平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北约在1978年12月的一个所谓的双轨决定:如果美国在同苏联所进行的限制中程导弹谈判不成功,1983年底起,北约将在英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部署美国新的导弹。英国妇女对部署美国该导弹的反应出人意料,请愿、组织压力集团游说议员、发行小册子宣传反核立场、举行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游行示威、静坐、封锁导弹基地等,这些抗议形式,是一种标准而又传统的施压策略。大规模的和平运动,没有能够阻止北约按计划部署美国导弹的决心,进入1984年以后,反核和平运动开始走向衰落。

——摘编自熊伟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妇女的反核和平运动》


(1)根据材料,归纳20世纪80年代英国妇女反核和平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英国妇女反核和平运动爆发的背景
7 .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当中国参战问题一经提出,国内舆论曾经展开过激烈争论。孙中山指出:“我中华为世界独存之古国,开化最早,蛮风久泯,人好和平,不尚争斗,有不得不以战止战者也。”11月20日,孙中山致日本首相寺内正毅指出:“(中国政府)出兵欧洲,非其所能,或者假托名义,向贵国作取军械巨款,用以压迫护法之国民。”

材料二   面对日本人的暴行和残酷,中国各界人士民族主义思想加强,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从战略上,中国抗日战争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不仅打破了日军北进苏联的计划,而且迟滞了日军南进太平洋的行动,彻底粉碎了德、日法西斯北攻高加索、中东,南攻澳大利亚、锡兰,在埃及和印度实现东西会师的战略企图。1945年6月,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在签字仪式上列为首位。

——岳思平《中国抗战为世界和平做出历史贡献》

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中国参战所持的立场,并归纳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族抗战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联合国与国联的规定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制止侵略”方面的一个实例。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经济利益是驱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爆发之根本所在;两次世界大战皆源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二战前,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虽有发展,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并不紧密。各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主要与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和“势力范围”联系密切,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则少有往来,所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所顾忌,导致它们走向世界大战深渊。

二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核时代的到来。核时代的战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科学家是十分清楚的。因而,战后出现了以科学家为首的反核、反战运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联合国在制止武装冲突、调解危机、推动裁军、限制毁灭性武器的发展等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葛兆富《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性战争未起之成因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半期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曾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记载的却是一系列惨痛的回忆。长期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9年12月22日人民网刊文《环球瞭望:中日“世仇”可以法德历史为鉴》指出: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与中日关系有些相似,20世纪中期以前的百年间,法德两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战后法德两国和平发展,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渐渐走到了一起。……以前是所谓的“德法世仇”,今天,两国正在共同参与组织一个和平的.超越民族的社会。……中日两国可从中获得借鉴。

(1)请列举至少三例19世纪末以来,造成中日两国“世仇”的重大事件。综合归纳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

(2)“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是如何打破外交关系的坚冰的?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推动因素是什么?


(3)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实现类似法德的合作?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4.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8. 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丧失的国家主权,并指出英国借此获得的具体侵略权益。
材料二 中国政府为了争取国家独立自主, 通过外交途径争回大量因不平等条约而丧失的国家主权。北京政府时期的华盛顿会议上, 中国代表迫使日本同意撤出山东、英国归还威海卫, 九个强国宣布将尊重中国主权, 让关税提高至5%, 还订立了关税最终自主和废除治外法权的条款。1924 年, 在中苏协定中, 使俄国放弃治外法权及在天津、汉口的租界和庚子赔款。南京政府在1928 年又宣布拥有关税自主权。虽然中国政府的这些外交活动, 并未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 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的损失, 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 从而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地位渐高。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2)指出除材料二所列事实以外,近现代中国政府收回国家主权的成果,并综合归纳其原因。
材料三 近二十年来的战争与冲突更多地发生在一国之内,如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等等,这些违反人道、有悖人类文明通识的行为日益成为维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维和行动成为一种超国家主权的国际行为,国家主权概念在理解上发生了改变。事实上,国家主权概念的变动,还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事务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国际贸易需要在一个多边协商的框架下实现共赢;互联网冲破了文化的边界;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等,都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往往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所能独立解决的。可以说,一国的决策或会引起全球的连锁反应,相应的,决策的出台就需要在全球背景下进行思度与考量,“主权让渡”概念浮现出来。
——谢益显《完整掌握国家主权概念》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试从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解读当今国家主权概念发生的变化,并谈谈如何认识“主权让渡”。
2015-11-09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