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经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材料: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参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在华均势被打破,中国的命运被控制在日本手里。一些先进中国人决心利用一战,奋力一搏,北洋政府高官梁士诒就在1915年提出了“以工代兵”的外交策略。

而此时,西方列强已为战争付出沉重代价,法国和英国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整体战,战争结局将取决于经济、军事实力和人力资源,而中国正是可以为两国提供人力资源的国度。从1916年开始,中国为英法提供了14万精壮华工,从事军工生产、物资运输、修筑战壕等工作。

1917年8月,中国历经三年努力,正式向德奥宣战。之后,中国不仅宣布废除与德奥签订的条约、收复其在华租界、终止支付庚子赔款,而且取消了德奥的治外法权。因为华工的到来,英法在大战危机关头免去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因为华工的存在,中国外交官才能够在巴黎和会上义正词严地要求国际社会还中国以公道,并最终帮助中国政府以平等的身份走向世界。

——摘编自徐国琦《“危”“机”与“苦”“力”:一战华工的故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参加一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参加一战的作用。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由于新技术对于所有大“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场战争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战争越打越野蛮的先河。科学试验使得人类开发了众多的既具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的实物产品。这些在当时简直难以令人里信的发明被希望用来在世界人民中产生一种新的更好的关系。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却把那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新技术变成了用于战争的武器。所有这些毁灭性武器研发的周期都非常短暂,并且还导致了作战样式和战争思维方式的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技术性特征表明,人类已经在学术思想和发明创造方面实现了指数性跨越,而预先能够确定战争进行方式的年代也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彼得·I·博斯科《美国人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技术变成了用于战争”的武器并简要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武器研发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思维方式的影响。

2018-05-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