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材料二

A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于1917年参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了欧洲政治时代向全球政治时代转变中的决定性阶段。”
B
美国总统威尔进的顾问豪斯上校在1919322日写道:“每天都有不满的呼声,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并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
D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材料三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1)依据材料一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2)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3)阅读材料三,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2022-06-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这两次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相似的意义。不过,它们也存在着重大差别,这些差别对当今的国际舞台有着重要意义。比起先前的霍亨索伦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欧洲和亚洲旧秩序的破坏要大得多。德国入侵占了整个欧洲大陆,日本人则侵占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但是,这两大帝国都是短命的。它们到1945年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同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差不多,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使各交战国不能在1945年之后立即形成全面的和解。

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臣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加强形成了鲜明对照。20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帝国几乎全部消失。因此,战后不久全球两大著名的发展便是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差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