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战争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新式武器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个

400万平方公里

15亿

飞机、坦克、潜艇等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1

2200万平方公里

17亿

原子弹等

9000多万

40000亿美元

材料二   

材料三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20世纪前半期战争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后半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20世纪前半期与后半期的世界形势的主流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
2021-12-1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马可·波罗的中国行之后,一个极为正面的中国形象在欧洲流传长达五个多世纪。这一趋势在17~18世纪通过天主教传道使团得以强化。不同于由世袭贵族及教士把持的欧洲,这个国家不论出身而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现实给天主教传教士们留下深刻印象。中国皇帝对他们而言就像一个开明君主——哲人王,并通过文官系统来保障一个和谐、文明且不穷兵黩武的天下。以至于伏尔泰与莱布尼茨等欧洲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将中国作为正面的外来形象用来批判由教士与世袭贵族把持的欧洲教廷。

18世纪末,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开始急剧恶化。对比共和体制诞生的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工业革命,中国不仅被认为是无可救药地落后,而且毫无发展能力。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后,中国形象重新走向正面。鉴于欧洲文明的集体自杀,他们从中国引入充满神秘色彩的“道”,以拯救受自身文明进程所羁绊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深受朝鲜战争及东西冷战的影响,中国形象再次开始走下坡路。

可进一步断言,人们眼中的中国形象实际上很少是为了说明中国,而是用来满足有关自身民族的存亡、恐惧以及自身政治需要。这正印证了犹太人的一句名言: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貌,只看到我们“自己”。

——摘编自(德国)卜松山《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


(1)依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以来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化,并分别指出每阶段变化的原因。
(2)结合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化,你如何理解“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貌,只看到我们‘自己’”这句话。
2020-04-20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诺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仹
英国德国法国
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
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
19175198918553.6————34.43.6
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发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2019-04-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欧洲之路——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 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一一(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一一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II) 》


(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 90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3)综合材料一、二,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023-01-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

材料一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材料二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三

示例:《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938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进一步鼓励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切都过去了。缄默的、悲哀的、被抛弃的、支离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已在黑暗之中。长期以来,他追随法国的领导和政策,和法国站在一起。结果使他在各方面都吃大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图三 联合国家宣言 图四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3)20世纪30—40年代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依据材料三模仿图一的示例,从图二、图三中任意选择一例,评述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尔赛和约》签订时,战胜国标榜是为了和平,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但事实上,它们更多的是为了复仇。法国为报普法战争之仇,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坚持国联是一个遏制德国的体制。甚至为逼德就范,不惜冒风险入侵鲁尔。

在以雅尔塔会议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上,人们再也听不到“绞死德国皇帝”的誓言了,“德国人还要吃饭”则成为新的口号。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国虽然讨论了战后德国可以被分制或肢解成几部分,但推迟了决定的时间。之后再也没有提到分割德国,只是实施了对德国分区占领的管理体制……雅尔塔会议通过的《关于被解放欧洲的宣言》声明“三国将共同协助所有欧洲被解放的国家之人民或欧洲前轴心的附庸国之人民",能够摧毁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最后遗迹,并通过建立他们自己选择的民主制度程序来实现。

战后50年来,国际形势变化万千,美国、苏联两个超级火国冷战对峙并几次达到战争边缘,但最终均没有打破雅尔塔体系的安排。直到1989年东欧剧变,雅尔塔体系才和平地崩溃。

——摘编自曹胜强《20世纪国际秩序的历史研究——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对德国处置的态度并分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对德处置的目的,并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后诸条约的签订与国际秩序演变的关系。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12月,在总统时国会的演说中,威尔逊定位美国在一战中的角色―不偏不倚的调解者:“我们是和平的获益者,我们现在热切希望这一特征(即保持中立)可以让我们不用屈从于其他国家。19171月,威康二世批准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318日,包括蓝辛、豪斯在内的大部分威尔逊政府成员主张对德宣战。46日,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德宣战问题。同日,威尔逊发表了宣战咨文,提出“世界叶民主更安全”的口号。191711月,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十月革命,加重了西线的形势。威尔逊于191818日,在国会就战后国际秩序发表了演讲,提出了著名的“战后和平十四点”。这份讲话是威尔逊构建战后世界和国际秩序最为具体的一个方案,几乎囊括了威尔逊时战后世界安排的所有问题。

——摘编自吕源《国际联盟盟约在美国失败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8 . 从建国初期的华盛顿到一战时期的威尔逊再到二战时期的罗斯福,美国的外交政策悄然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于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我国独处一方,远离它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我们奉行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

——改编自(1796年)华盛顿的《告别演说》

材料二   一战后期,参战后美国的外交重点显然稍稍发生了变化,开始从拉美和远东转移到欧洲这个主战场。……在一战即将结束及结束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已十分清晰,那就是要在美国的主导下,重建战后世界新秩序。

在创建国际联盟的整个过程中,美国总统威尔逊起了很大作用。但国联的成立未使美国获得多少实际利益,也未实现美国取得战后世界领导权的计划,这就引起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威尔逊的政敌共和党操纵参议院,以国联盟约没有体现美国的战略目标为借口,拒绝批准威尔逊已签了字的凡尔赛条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册)》等改编

材料三   美国自从在国联问题上失误之后,孤立主义一度重新甚嚣尘上。……二战爆发后的几年,以往美国执政的政策基本未变,在1935-1937年间接连通过几个“中立法案”,声称要避免“重犯”上次欧战时的错误。……19405月巴黎陷落后,罗斯福不得不公开表示:“民主制度已经遭到了危险”,美国应当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这无疑是美国改变其“中立”政策的重要信号。

——摘自何顺果著的《美国历史十五讲》


(1)写出1796年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时欧洲正在发生的“争执”。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所奉行的“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并简析这一政策对19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一战后威尔逊为“在美国的主导下,重建战后世界新秩序”所做的努力,并简析美国之所以“拒绝加入国际联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巴黎陷落后罗斯福“改变其‘中立’政策”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华盛顿时代到威尔逊、罗斯福时代美国外交政策悄然发生的变化。
2020-11-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派大批华工赴欧参战,为大战早日结束做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是帝国主义两大阵营之间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北洋政府从战事一开始,就表现出参战的积极性和热情,协约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一度阻止中国派兵出战。…1916年夏,随着欧洲战事的升级,特别是交战双方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索姆河战后的打响,英法政府开始转变态度,希望中国政府给予帮助,但由于老牌殖民帝国的心态作祟,他们要求中国采取变通之道,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协助协约国,主要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

——徐国琦《大战争与大觉悟一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对彼得和许多其他西方人来说,中国人提出的问题给他们造成了极深的困扰。

例如“西方文明说到底只是一种物质文明吗?东方文明是否在道德方面最终更高于西方?如果我们接受西方的物质文明,它是否会损害我们更高层次的道德文明?又或者说,是不是如果我们要为我们的道德文明赢得地位,使我们能安心享有我们的文明,我们就必须武装起来,用西方国家所拥有的武器来同西方争战?”彼得警告西方社会必须密切注意华工回国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变化

——徐国琦《一战中的华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参战态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彼得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参战的历史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和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完成:
(1)材料一中英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
(2)材料二中德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为什么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1911年德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英国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其目的是什么?
2019-01-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河北邯郸市馆陶县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