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下图是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趋势图。其中丙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中国D.日本
2 .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参战的士兵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
B.导致非洲和亚洲的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
D.导致法国在战后的分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
2020-10-14更新 | 928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四   它(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大战期间,日本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带来的后果。
(2)据材料二、三分析一战对英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一战对美日的影响。
2020-09-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4 . 20世纪的两次大的灾难——世界战争都是从欧洲爆发,下列关于这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共同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战后都形成了新的欧洲格局   ②社会主义运动都得到了发展
③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都得到了恢复   ④都引起了欧洲版图的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长3倍,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

——摘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马可·波罗的中国行之后,一个极为正面的中国形象在欧洲流传长达五个多世纪。这一趋势在17~18世纪通过天主教传道使团得以强化。不同于由世袭贵族及教士把持的欧洲,这个国家不论出身而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现实给天主教传教士们留下深刻印象。中国皇帝对他们而言就像一个开明君主——哲人王,并通过文官系统来保障一个和谐、文明且不穷兵黩武的天下。以至于伏尔泰与莱布尼茨等欧洲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将中国作为正面的外来形象用来批判由教士与世袭贵族把持的欧洲教廷。

18世纪末,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开始急剧恶化。对比共和体制诞生的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工业革命,中国不仅被认为是无可救药地落后,而且毫无发展能力。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后,中国形象重新走向正面。鉴于欧洲文明的集体自杀,他们从中国引入充满神秘色彩的“道”,以拯救受自身文明进程所羁绊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深受朝鲜战争及东西冷战的影响,中国形象再次开始走下坡路。

可进一步断言,人们眼中的中国形象实际上很少是为了说明中国,而是用来满足有关自身民族的存亡、恐惧以及自身政治需要。这正印证了犹太人的一句名言: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貌,只看到我们“自己”。

——摘编自(德国)卜松山《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


(1)依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以来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化,并分别指出每阶段变化的原因。
(2)结合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化,你如何理解“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貌,只看到我们‘自己’”这句话。
7 . 图l、图2、图3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图2和图3,说明德国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别说明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0-04-20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4月一轮检测历史试题
8 .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和平“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未得到其他列强的认同。1918年10月,威尔逊总统批准了一项扩军计划,目标是到1920年美国海军规模追平甚至超过英国海军。这反映了美国
A.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B.与英国同盟关系的破裂
C.称霸世界和控制国际事务的企图D.总统行政权力的扩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历史大事记
1882年德意奥三国缔结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1893年法国研制出第一艘以蓄电池电动机代替蒸汽机的现代潜艇。
1907年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签订《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建立,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1914年德国U—9号潜艇在一个多小时内,接连击沉3艘英国巡洋舰,充分显示了潜艇的作战威力。1910年前后,飞机出现在法国、德国等国的军事演习中。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使胜利的天平倒向协约国集团一方。
1920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规划战后世界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主张建立国际联盟,1月2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而国联的发起者美国却由于国内的反对而未能加入国联。
1935年美国制定了“中立法案”,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家。
1939年潜艇技术性能得到很大改进,排水量增加到2000余吨,下潜深度100—200米,装有6—10个鱼雷发射管,1—2门火炮。
1941年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之后,国会通过《租借法案》。
1945年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联合国
1949年北约建立,形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军事包围圈。
1955年华约成立,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世界史知识,提炼出一个历史发展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阐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促使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逐渐瓦解,这为中国寻求国际化谋求平等待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一战期间日本乘机加紧侵略中国,由于战争局势严峻,英法俄亟需外援,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正式向德奥宣战,并立即宣布废除与德奥的不平等条约,收复德奥租界,终止支付德奥庚款……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把“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为之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摘编自姜良芽、孙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

材料二   1918年11月11日,历时4年有余的一战结束,中国参加的协约国阵营是战争的胜利方。而早在和会召开前,“欧西报纸颇有中国参战不力,且闻有人拟趁机破坏,不使加入之说。”因此,中国的所谓“战胜国”地位不过是虚幻的,列强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员。

——《中国近代通史》(十卷)(姜涛主编)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方面曾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驻华军队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等要求,但均遭拒绝。……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因为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以共同宰割中国而告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列强“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员”的表现。
2020-04-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