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巴黎和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历史的记忆

照片,能够定格历史,珍藏记忆,见证历史的变迁。



问题:
(1)图1、图2都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图1、图2中人们在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相似情感背后的差异。
(3)对比图1与图3体现的历史事件,从外交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4)图3、图4反映出国际格局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2019-05-03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长宁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二模)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国在战后的和平会议上获得两个代表席位,而且可以在大会的最高决策会议“十人会”中列席和陈述意见.从而,在远东问题上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中国代表充分利用这一权利,在和会上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胶州湾和胶济铁路应归还中国的观点。会议没有接受中国的要求,仍决定由日本占有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但中国代表的论述得到了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政赞同。英、美、法等国代表团“中国所请理由极为充分”,都与中国代表握手表示赞同,“并于顾使陈述时,各强国屡有美意表示,现于颜色”。与会的英国首相曾表示:“吾可明告中国,世界各国对于中国较有感情,现为从前条件(指支持日本占有山东权益的协议)所拘束,无可如何。但使日本所求有逾于德国所得权利之外者,英国即无维持日本之义务。”法国总理也表示:“惜前内阁曾与日有约,然我愿量力所能,以助中国。”

——摘编自吴彤《中国参加一战与日本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努力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的最终结局。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2017-05-19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