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巴黎和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为标志,西方外交由所谓旧外交演变为新外交。新外交倡导实行公开、民主和多边的外交:但新外交实质是帝国主义的伪善外交。在这种伪善外交的指导下,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了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一国际联盟,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不稳固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暂时的实力“均势”和力量对比,并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了摆脱危机,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并形成了世界战争的策源地。

——摘编自王福春、张学斌《西方外交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实行新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方的新外交政策。
2022-01-14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重点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上述情景体现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       
A.维护和平B.加强合作C.挑起战争D.战后分赃
2022-07-01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下列关于香港的材料

年份主要事件
1841年1月英国武装占领香港岛
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未果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
1860年3月英国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
1860年10月英国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九龙丰岛南端的九龙司
1898年6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
1919年1月顾维钧等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指出英国在香港“无继续存在之充分理由”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上,中双方就新界问题进行了一次交锋,但英国则以“防御需要”为由,坚不退还
1942年11月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份《中英新约修订草案》,明确要求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国民政府作出了让步,“中国政府保留日后重新提请讨论此问题之权”
1945年8月在美英的压力下,国民政府重申:“中国不会派军队去香港接受日本投降,以免引起盟军误解。”英国重占香港

——摘编自人民网《香港问题的由来》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形成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列宁曾评价某一和约是“高利贷者的和约,刽子手的和约,屠夫的和约,他们把德、奥抢劫一空,弄得四分五裂。他们掠夺了这两个国家的全部生活资料,使孩子们挨饿,甚至饿死。”该和约(     )
A.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的矛盾B.旨在促进欧洲列强的紧密合作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优势地位D.实现了美英法等国的共同利益
2022-07-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徐国琦教授认为,1919年尽管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被认为“没有实现”,但是,只有我们超越了所谓的“背叛”情节,甚至超越了巴黎和会本身的局限性,才能理解一战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这是因为(       
A.中国拒签和约为山东问题解决奠定基础B.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D.华工在一战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07-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中国仍被定位为列强的角逐场所但此时的中国外交已开始告别传统的“羁縻相安”、“以夷制夷”方略,转而谋求以国际法制衡列强的侵略。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就山东问题据理力争,将“以夷制夷”为基础的既定方略转变为诉诸国际法进行抗争中国的外交方略,从“赖美为助”、“倚仗各国”主持公道,转向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其结局“不仅是一起国际性事件,而且成为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先例”。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又通过主动参与国际条约体系、运用国际法准则制街列强的方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华盛顿会议并未从根本上废除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也没有获得真正平等的国际地位,但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第一次据理争回了部分权益,“无论从技术观点看,还是从国家威望看,我们从日方获得的已达最大限度”,表明中国参与国际均势的外交方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一战后作为战胜国仍然遭到侵略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中国使“外交方略转变是奏效”所作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代表中国就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上发言,驳斥日本要求。6月28日,拒签对德和约。然而,中国的山东依然被列强卖给了日本。这表明
A.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决定了国际关系B.中国代表不擅长近代外交
C.中国不擅长处理近代外交D.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关系
2021-07-12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法国面对英、美两个联合阵线的要接,不得不作出妥协和让步。结果,法国放弃莱茵独立的要求,换得萨尔开采权;并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莱茵河左岸由联军占领十五年,右岸五十公里内划为非军事区。并由英美承允一旦德国发动侵略,立即给法国以援助。

——摘编自于忠《从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谈判看帝国主义的矛盾与妥协》

材料二   1945年2月5日,在雅尔塔会议上作为政治问题讨论分割德国时,英、美、苏三国首脑未经反复争论很快取得协议:一致同意分割德国的原则。最后在《雅尔塔会议议定书》中规定:三国将对德国拥有最高权力。为行使此种权力,他们将采取这些步骤,包括完全解除武装、非军事化。但鉴于国际形势以及盟国间利害错综复杂,三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永久处理德国的政策。

——据韩国衡《盟国对德处理中的军事占领和分割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中战胜国对德国处理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对德国产生的不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材料   1919年1月,参战国在巴黎召开国际会议,经过六个月的争吵,最后制定了《凡尔赛和约》。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他的“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强调重建国际秩序与和平。但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威尔逊患了流感。从1919年4月3日傍晚开始,威尔逊突然发病,一些紧急会议和谈判都在病床或者他的卧室里举行。在生病之前,他扬言,如果要他放弃原则的话,他宁可不签订协议,退出和会但在病后的谈判中,威尔逊同意了由克里蒙梭制定的规则,要求德国赔款并承担发起战争的全部责任。威尔逊不仅对意大利的大多数要求做出让步,并且同意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这些都违反了威尔逊先前宣称的那些不可侵犯的绝对原则。

——摘编自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巴黎和会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和约》的制定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