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巴黎和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920年3月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苏俄在中国东北以及别处侵略所得的土地一律放弃)传至中国后,在受辱于巴黎和会的中国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巴黎和会的失望情绪与由于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产生的欣喜之情形成强烈反差。在这一现象影响下,当时中国(     
A.主流思想已经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道路行将破产
C.社会舆论左右国内局势D.救国主张出现新的探索
2023-08-24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天成学校2023届高三4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推动“新阶段”到来的因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巴黎和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1919年刊登于《每日先驱报》上的一幅漫画。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B.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
C.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D.完全是大国意志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19年4月中旬到5月初,英、美、法、日、意等西方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权益由日本继承的条款写进了背着中国私自达成的《凡尔赛和约》中的第156、157、158条。这反映出巴黎和会
A.瓜分战败国的领土B.牺牲殖民地国家利益
C.推行大国强权政治D.鼓励法西斯侵略扩张
2022-06-2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8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称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不久之后,陈独秀又认为威尔逊“好发理想的大议论”,其实“多不可实行”,决定送他一个浑名,叫他作“威大炮”。这一现象
A.说明威尔逊受到中国知识界欢迎
B.反映陈独秀对美国抱有一定幻想
C.缘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22-06-03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实验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12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1919年列强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外交磋商表”,此表反映出(  )
2月威尔逊提出山东应实行国际联盟托管,遭到日本的当场拒绝
4月15日美国国务卿蓝辛提出山东由协约国和参战国共同管理,日本代表以山东情况特殊为理由予以拒绝
4月16日威尔逊改为由5国共管,日本以不加入国联相要挟,美国考虑到西伯利亚还有美、日干涉军存在,美国需要与日本合作,向日本妥协
此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早有密约,英、法、美一齐向中国代表劝降

A.日美之间的矛盾成为列强间主要矛盾B.华盛顿会议是一次弱肉强食的分赃会议
C.国际联盟已经被英法两国间接控制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并不排斥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是1919年德国慕尼黑的3万多人集会以抗议巴黎和会决议的照片。由此可知当时
A.德美之间的矛盾尖锐B.—战实质上并未结束
C.法西斯煽动民族仇恨D.新大战的种子已萌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中国仍被定位为列强的角逐场所但此时的中国外交已开始告别传统的“羁縻相安”、“以夷制夷”方略,转而谋求以国际法制衡列强的侵略。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就山东问题据理力争,将“以夷制夷”为基础的既定方略转变为诉诸国际法进行抗争中国的外交方略,从“赖美为助”、“倚仗各国”主持公道,转向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其结局“不仅是一起国际性事件,而且成为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先例”。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又通过主动参与国际条约体系、运用国际法准则制街列强的方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华盛顿会议并未从根本上废除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也没有获得真正平等的国际地位,但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第一次据理争回了部分权益,“无论从技术观点看,还是从国家威望看,我们从日方获得的已达最大限度”,表明中国参与国际均势的外交方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一战后作为战胜国仍然遭到侵略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中国使“外交方略转变是奏效”所作的努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威尔逊希望通过其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誉察的威望。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助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十和平原则中第大唱“公开外交”令英法大为恼怒。战后“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国,而美国则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使拆散‘英日同盟’。因此,双方都不愿得罪日本”。

于是,德国将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与日本。到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美国提出,“建立在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1922年2月,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中国解决了山东问题。

——摘编自冯晖《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的态度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最终赢得解决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91月,美、英、法、日、意等30多个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集中讨论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有关问题,经过激烈争吵和斗争,于628日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而关于德国的赔款问题,和会主要大国就德国的赔款数额、赔款的分配、赔款筹集等具体问题,无法达成共识,仅规定和会结束后,成立专门的赔款委员会,确定赔款数额及分配方案。19204月,由法、英、意、比利时组成的赔款委员会确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限42年付清,法国得到赔款总数的一半以上。当年5月底前德国必须支付10亿金马克,以后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围绕德国赔款问题,法英美持续不断地博弈,德国则利用其矛盾,不断提出减少赔款和延期赔款的要求。1932年,德国宣布此后不再支付赔款。

——摘编自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赔款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