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体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世界年代史》

材料二   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1)据材料一,指出何为“新秩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2019-11-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国际格局的变化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试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叙述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2019-11-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宝山、嘉定、青浦)四区2017年高三4月质量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3 . 转型的十年

“1912年到1922年,是帝国主义国际体系走向崩溃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在政治、外交、社会、思想等领域发生巨大转型的十年。”

——马建标《冲破旧秩序》


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2019-11-0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表格,导致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A.1870
B.1919
C.1922
D.1945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材料 根据《凡尔賽和约》,美日划定了披此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其中日本攫取了对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广阔海域的控制权,美国则实现了对包括夏威夷与阿留申群岛在内的东北太平洋海域的统治。巴黎和会后,美日在远东国际政治中的格局是: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巩固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战略地位,而日本控制的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海城又在美国与菲律宾之间深深钉入了一枚楔子,美日由此在太平洋战略上形成尖锐对峙。华盛顿会议后,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制定的作战计划,都将对方作为潜在敌人,也都根据对方的实力来确定自己的海军建设目标。

——摘编自《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日在远东地区尖锐对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日尖锐对立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战火尚炽热之际,条约缔造者仓促地拟定了一系列条款。这些条款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时间的检验表明,起草者归根结底并不打算强制德国执行。”下列选项,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有
①《对德和约》在一战后期签订
②成立了“莱茵共和国”
③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
④“慕尼黑阴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 .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
②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③会议暂时协调了矛盾,又埋下了新的隐患
④会议均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8 . 1936年德国出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这一举动违反了
①《凡尔赛和约》
②《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③《洛迦诺公约》
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会议或条约简介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凡尔赛和约》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联合国宪章》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6-03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尔逊1988年提出十四点原则,并许诺要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宽厚地对待战败国。时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德国人不来埋单,就得由英国的纳锐人来付款。战后初期,不少欧洲国家把获得战争赔款视为偿还战争债务的手段。美国却固执地坚持将索要债务视为其国家利益,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后,美国政府坚决反对取消战争债务。最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而留待新设立的赔款委员会解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美国在对德赔款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态度对德国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