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联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20年代,苏联认为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分赃条约的直接产物,是世界反革命势力的总司令部,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1927年,斯大林明确宣布苏联不参加国联,因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不愿意成为帝国主义阴谋的帷幕的组成部分。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而当时法国外交方针的内容之一是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际联盟以绝对多数的票数赞成接纳苏联并推举它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待国联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影响国联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8-01-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2月召开,会上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任何人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消失殆尽了。

——摘编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希特勒的伎俩是,他多年来一直向德国人民表示,他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而保证德国国防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整军备。筹备多年,193222日首次召开的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为达成国际裁军协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尽付流水。各国(包括部分小国)都寸步不让地坚持本国利益,决心要保证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安全,这击碎了任何达成普遍协议的希望。

19331014日,希特勒宣布德国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联。退出后马上举行了一次公投。公投的官方结果是,95%的选民支持希特勒的行动,这大大提升了希特勒在德国人民心中的威望。希特勒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扩张了陆军和空军,进入了非军事区却毫发无伤,英法不准备和德国兵戎相见。

——摘编自【英】伊思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泰勒【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裁军的努力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希特勒成功实现法西斯扩军备战的主要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疾病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传播成为可能。为了防控疫情,相关国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标准不一的隔离政策又影响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一战结束后,试图成为战后国际新秩序和未来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国际联盟,努力在国际抗疫合作与卫生治理方面有所作为。19209月,国际联盟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常设辅助机构——国联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和处理国际疫情与卫生问题。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国联卫生组织未能统一合并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和泛荧卫生组织,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国际抗疫合作与公共卫生治理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抗疫资源的集中和合作措施的执行效果,但它与后二者进行了尽可能的协商与合作,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做了许多富有开创性且颇具实效的工作,是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闵凡祥《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疫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影响。
2022-09-12更新 | 38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2月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际联盟的出现,不仅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更表达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后对和平的追求和向往。其盟约中规定:“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国联无论在成功还是失败的时候,始终是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热望”。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国联既不援助中国也不制裁日本,直到日本炮制伪“满洲国”,英法控制下的国联依旧没有谴责日本侵略者,这就助长了日本不断扩张的气焰。曾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回忆录中针对国联的无所作为和偏袒日本的处理方式提出批评,认为:“正当世界局势非常需要国际联盟的活动和力量的时候,国际联盟在道义上的权威却显出缺乏任何实质上的支持。”正如当初国联建立时失望离开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所说:“不打破结盟和军备的旧秩序,国际联盟的国际主义大厦将难以自立”。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在道义上的权威显出缺乏任何实质上的支持”的原因及结果。
2022-04-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联盟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政府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明文规定: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国际联盟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合作,伸张中小国家正当诉求,以及促进人权与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劳动条件和待遇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都是人类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对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但是,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在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和联合国形成决议的原则的不同及所产生的影响。
2022-04-2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第三次(4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联盟的许多宗旨都是值得称颂的,最初也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效,如解决了阿兰群岛的争论,将奥地利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防止了巴尔干半岛上希腊和保加利亚之间战争的爆发等。此外,国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扩展了对难民的援助;帮助抑制白色奴隶和鸦片交易;拓展援助贫穷国家以及推动在劳动关系和许多其他领域的国际合作。但是,当远东和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产生以后,英、法主导绥靖政策,国联的约束是无力的。

——赵文亮、崔美《这才是真实的一战历史》

材料二   早在1909年,甘地偶然提出了“没有纺车就没有自治”的观点。这是甘地第一次将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和一项特殊的经济生产活动建立直接联系。纺线活动既是旧的,也是新的。这是属于古老印度乡村的活动,此时成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殖民抗争运动的化身。领导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精英阶层,也是将纺车作为中介,团结了印度民众,让纺车成为“跨地区、种姓、阶级的,宗教的、统一的、泛印度的民族符号”。

——上海博物馆《文物的亚洲》

材料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你死我活的对抗,而且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面抗争。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战胜最凶恶的敌人德、日、意法西斯,不仅坚持以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而且广泛地、卓有成效地运用政治、经济、外交、舆论宣传等各种斗争形式,在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深刻的教训。

——彭训厚《历史的告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与总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指出国际联盟成立的必要性。概述国际联盟的进步意义,并指出其“约束无力”的制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纺车”的作用。从亚洲的角度,指出甘地“殖民抗争运动”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2022-03-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联盟重约第22条中规定

(1)凡殖民地及领土,在战后不再从属于原宗主国,而对那些尚不便于实行自治的地区则实行委任统治的原则,委任统治制度的目的是要保证将居住在该地区内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作文明之神圣任务。

(2)国联按各先进国的能力,意愿来授予他们的统治的资格,堂任国此后承担管理的任务。

(3)按照委任统治地区的社会发展、领土范围,经济状况来规定受任国对当地管理的程度。

(4)将委任统治地分成甲、乙,丙三种类型1对政治经济比较发达的甲类地区,受任国的任务只是提供行政上的指导和帮助;对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乙类地区,受任国根据规定的条件负行政统治的青任;对地瘠民贫,人烟稀少的丙类地区,受任国遵照规定条件,将它们作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进行统治。委任制运作由国际联盟的一个常设委员会所监督,它主要是审查委任统治国提交给国联的殖民地年鉴报告和接收处理殖民地人民的请愿。常设委员会由法,英,比,荷、西,葡、日等国各派一人组成,北外从没有殖民地的国家中提供三名代表,以保证公平和公正

——摘编自李艳娜(“委任统治制”与“国际托管制度”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委任统治制”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战后的“委任统治制”
2022-04-1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1918年的“大战”,使欧洲参战各国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成为欧美社会的潮流。1920年11月,国联第一届大会讨论裁军问题,至1932年2月,世界裁军大会终于在日内瓦召开,共有64个国家参加。大会组成了四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制定裁军计划和削减军事开支。但会议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在确定海军防御性武器和进攻性武器时,受大国操纵的委员会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只是空泛地谈到要限制进攻性武器;对如何限制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引起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不满。裁军大会的另一个焦点是如何对待德国的军备,英国提议将德国的陆军兵员最高数额限制在20万,德国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6年2月,英国内阁批准了五年增加4亿英镑的军事预算计划。

——摘编自谷宇星《国际联盟裁军会议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裁军大会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世界裁军大会。
2022-02-2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战胜国列强于1919118日召开了历时半年的巴黎和会。在怎样处理战后问题上,战胜国列强各有打算。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提出“十四点原则”,希望凭借美国的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法国的目标是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推行“均势”政策,企图主宰欧洲和维护世界霸权。意大利根据其经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东地中海。日本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192011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盟约规定它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机构。这不过是一句空话,实际上它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工具。当时参加国联的有44个国家。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最后国联由英法控制。

——摘编自傅孙铭《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及国联成立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110日,中国派陆征祥、顾维钧等赴欧参加巴黎和会。抵达巴黎之后,顾维钧立即展开对国联的研究,并参与国联盟约的起草和完善工作。中国人民和政府对于中国加入国际联盟给予极大支持。根据国际联盟条约规定,虽然中国未签对德和约,不能立即加入国联,然中国若签对奥和约,仍能成为国联成员。北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910日,我国签订对奥和约,1920110日,凡尔赛条约生效,中国成为国联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国寄望国联来维护弱小国家安全,期盼它成为国际正义的主持者。

——摘编自周乾、陈积敏《论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国际联盟成立的认识和参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加入国联的原因以及前提条件。

材料二   197110月第26届联大上,以76票赞成,36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法权利。基辛格在回忆录中作了这样描述:“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时,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性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摘编自连海山《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