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下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所示漫画《屠龙者》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配文为:“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该画作
   
A.充满了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期待
B.表达了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
C.肯定了英国赢得阿拉曼战役的重大意义
D.称赞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的《大西洋宪章》
2021-01-09更新 | 263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如图是一幅反映二战期间某一事件的漫画,题目是《墨索里尼坐在破皮靴上等待最坏的结果》。关于漫画所示事件出现的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B.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C.中国抗战处于战略反攻阶段D.盟国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John即“约翰牛”,英国的戏称,Leech的英文意思是榨取脂膏、吸血)。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

(1)漫画中的TREATY是哪一条约?列出其主要内容。
材料二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一日,星期六……科维尔当时问丘吉尔,对于你这个头号反共大将来说,这种态度是否意味着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丘吉尔回答)绝非如此,我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消灭希特勒……假设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会在下议院替魔鬼说几句好话的。
——摘编自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2)材料二中的“魔鬼”是指谁?丘吉尔为什么要“同情魔鬼”?
材料三   下图漫画《二虎难调》创作于1947年印度独立前,图中狮子在两头老虎中间极力调和,样子颇有些为难。

(3)狮子和老虎分别指代什么?狮子调和的最终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16-11-27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天津市五区县高三质量调查01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6 . 观察下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是

欧洲桥的架设
A.进攻波兰B.进攻北欧C.进军法国D.不列颠大空战
7 . 二战时期,德军担当主攻的装甲部队绕过马奇诺防线,围困英法联军主力。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此次撤退位置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8 . 下图所示是二战中一次重要战役的战场形势图,该战役的结果是
A.苏德战场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B.苏军从此牢牢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C.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出现了瓦解D.德军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9 . 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珠港事件

材料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材料四: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苏、美、英三巨头

材料五:我们不屈不绕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报
材料六

材料七: 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材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有何影响?
(2)材料二宣言的发表对大战进程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是指什么?二战中具有同样的意义的战役还有哪些?
(4)材料四中会议中的中心主题是什么?之后根据此会议主题进行了怎样的军事行动?
(5)依据材料五,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
(6)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分析图1与图2、图3与图4的关系。
(7)理解材料七,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角度说明,在二战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联合起来”的事例。(各举两例)
(8)结合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请指出二战取得的最积极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5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天津市杨柳青一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卷
10 . 二战老兵贝克绘制了一张自己经历的战争行程图,图中他的足迹按时序先后走过波兰、荷兰、比利时、奥地利、苏联、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等8个国家。贝克是二战时期的
A.英国士兵
B.法国士兵
C.德国士兵
D.苏联士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