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历史记忆。解读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材料七   一个大约7岁的小男孩尸体上有4处刺刀伤口,其中一处在胃部,伤口有手指那么长。

——【德】拉贝著《拉贝日记》(1937年12月24日)

材料八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之初,联盟成员处于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不论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还是北非战场,都处于退却和防御的态势。

——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材料一至材料六中,选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有关的材料。
(2)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对上述所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有关的材料进行分类。按类型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____为文字材料;____为图像材料。按性质可分为直接(或原始)材料和间接(或非原始)材料。____为直接材料;____为间接材料。
(3)就印证日军侵略暴行而言,材料一属于____(     
A.有意史料B.无意史料
2023-09-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世界史综合练习

2 .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强行使一个战败的敌人继续处在解除武装的状态,乃是胜利者的责任……(我)提出了一个准则:“消除战败国之冤气在先,裁战胜国之军在后”。……可以看到,英国、美国和法国却在很大的程度上采取了相反的做法。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下列史实能说明当时英、美、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实“采取了相反的做法”的是(     )(双选)
A.镇压亚非拉地区的民主革命B.破坏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
C.纵容法西斯国家的毁约扩张D.瓜分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扎格鲁尔等民族主义者代表埃及要求英国废除殖民保护制度,允许埃及独立。遭拒绝后,他即组织“埃及代表团”,希望旁听巴黎和会,将独立要求诉诸国际社会,也未成功。

材料三: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规定“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2.材料二、三中,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推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斯大林说,“如果你不可能在马尔莫拉海(今土耳其境内,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间往来的捷径)中给我一个要塞阵地,我们能不能在德德亚加奇(今希腊境内)有一个基地?”我自己觉得回答得相当满意,我说,“我当一贯支持俄国对于全年四季享有海上航行自由权的要求。”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3.材料四中,丘吉尔认为自己对斯大林诉求的回答“相当满意”,结合上述材料中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说说你如何看待丘吉尔“相当满意”的回答?
2023-04-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城市的故事

古今城市都是文明汇聚之地,人类社会的重大变迁也往往以城市为舞台,演出一幕幕精彩的历史故事。


(1)请将下列城市与表格中的数字符号一对应。(填写字母)
A.香港B.纽约C.洛阳D.澳门E.法兰克福
序号名称城市说明
(一)咸阳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都城
北魏时期,孝文帝由平城迁都至此
广州由唐至清,长期存续的外贸口岸
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控扼欧亚商路的枢纽
(二)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在中国占领的据点
曼彻斯特18世纪晚期,现代工厂的诞生地
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建立的殖民城市
华盛顿美国建国后,新建的联邦首都
(三)斯大林格勒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性战役的战场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
欧洲中央银行所在地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2)若研究序号(三)中的城市,可选择下列哪三则作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021-05-05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是研究美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   在海上我们已深受其辱,但我们不希望以牙还牙,而且保持着另一种若即若离的意识,那就是注重与战争本身直接有关的问题以外的那些利益。……经过那些致命性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我们国家的命运在于我们是否能保全这个国家。

——威尔逊总统连任就职演说(191735日)


(1)概述威尔逊关于美国国际政策的主要观点。结合自演说发表至1922年间的相关史实,说说美国的行为是否体现了“不希望以牙还牙”的观点。

材料二   今天,在这一战争年代,我们已经以可怕的代价取得了教训,我们将从这些教训中受益。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不能独立生活在和平之中,我们自身的福祉维系在其他遥远的国家的福祉之上。我们已经懂得,我们必须像人那样地生活,而不是像鸵鸟,或是圈着的狗那样地生活。我们已经懂得了如何做世界的公民,如何做人类社会的成员。

——罗斯福总统第四任就职演说(1945120日)


(2)材料一合材料二中“世界公民”的内涵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可怕的代价”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的人民渴望并且决心为地球的和平……公正而持久的和平而努力。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美国和其他有相同看法的国家发现:还有另一种制度有着与我们完全相反的目标,并有着一种迥然不同的观点。……我们正在逐渐而明确地编织起一个国际安全和日益繁荣的世界网。

——杜鲁门总统就职演说(1949120日)


(3)材料三中,杜鲁门关于国际政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综合材料一至材料三,美国总统国际政策观点变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