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年至1945年,德国占领下的欧洲并非一潭死水,特别是到二战后期,欧洲各国抵抗德国法西斯暴行的运动不断发展。波兰人民在欧洲一直与德国法西斯进行顽强斗争,战争最后阶段,在波兰共产党领导下与苏军并肩作战的波军有40多万,还有几万波兰人参加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抵抗运动。罗马尼亚共产党与各爱国力量一起组成了全国军事委员会,策动军队倒戈,于8月23日推翻了亲德的安东尼斯库政府。同年9月9日,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2万多游击队和工农群众,从首都到地方占领城乡,建立了新政权。两国的武装力量与苏军一起作战,一部分还越出国境,追击德军。法国国内各派抵抗力量在1944年3月建立了由戴高乐任总司令的内地军,在第二战场开辟后,发展到50万人,其中由共产党领导的约占半数。盟军在诺曼底战役中就得到了相当于15个师的法国内地军的配合支援。挪威抵抗战士曾在1943年2月和1944年2月两次深入虎穴,破坏了德国制造重水的设备,粉碎了希特勒抢先制造原子武器的企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抵抗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抵抗运动的意义。
2022-01-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波诡云谲。……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引爆了中国全民族抗战。而希特勒与日本此时已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苏联反法西斯的形势也愈加严峻。1937年8月21日,国民政府和苏联在南京正式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关系进一步密切。这样,以经济交易作掩护,苏联秘密地展开了对华军事援助。

苏联援华装备原计划走海运路线,但由于日本对中国海岸的封锁,海运一次后被迫放弃。陆路成为不二选择,由此“西北孔道”再担历史大任。

现在,“西北孔道”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大动脉,道路宽阔而平整。但在1937年9月前,新疆段除了乌鲁木齐到哈密、到伊犁有公路外,其他路段是仅供骡马通行的驿道,卡车根本无法通行。为了打通新疆段1500多公里的道路,新疆参与修路的50余万各族民众,还有留驻新疆的东北义勇军将士,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线的基本整修和贯通。

“西北孔道”从中苏边境霍尔果斯口岸为起点,横贯新疆,经河西走廊,直达甘肃兰州。1937年9月—1941年6月,苏联大量的军火物资通过“西北孔道”的地面和空中路线运送到中国,同时还有一百多名军事顾问、上千名技术专家通过“西北孔道”来到中国。“西北孔道”在近四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抗战接受国际援助的最主要的“生命线”和“输血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同时,正因为中国顶住日本,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也才得以放心地把东线的军队调往了苏德战场。中国通过“西北孔道”偿还给苏联的物资,也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重大作用。

——央视纪录片《西北孔道》摘要


(1)根据材料,概括“西北孔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孔道”开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北孔道”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