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材料   1941年末,被日本人袭击珍珠港激怒的美国加入了战争。美国领导者已经为英国提供了借款和补给,现在他们急切地利用袭击珍珠港事件加入欧洲和亚洲的战争,来对抗看上去是对西方民主或许是对西方文明本身的一个明显威胁。因为准备不足,较晚参战的美国在1942年与英国军队一起在北非被德国军队挫败了。同年,苏联在被德国集中围困的斯大林格勒发动了反攻,因为德国人如果成功夺取斯大林格勒就会打开通往乌拉尔山和苏联新的工业核心地区的道路。苏联前线的大部分德国军队投降了,红军开始向西部缓慢推进,后来越过了自己的边界,穿过东欧,并于1945年深入到德国本土

——摘编自【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第三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人袭击珍珠港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2年以来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军事进程。
2 . 据统计,从1941年初到1945年末,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至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这一现象
A.促进了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B.表明世界黄金市场投机现象严重
C.根源于“马歌尔计划”的实施D.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实效

3 . 材料   在反法西斯大国中,只有美国支持中国应该置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早在1941年8月,罗斯福总统就形成了以美、英、苏、中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设想。1941年12月,在讨论《联合国家宣言》签名国时,美国坚持中国必须与美、英、苏一起领衔莶字。1943年8月,在魁北克会议上,罗斯福说服丘吉尔放弃反对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的立场。1943年10月,苏联反对中国和美、英、苏一起签署《普遍安全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说:“我国政府相信,中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四大国之一进行战争。如果美、英、苏在宣言问题上将它抛弃,那么,在太平洋地区很可能产生可怕的政治和军事反应。”10月30日,中国与美、英、苏共同签署了莫斯科四国宣言。

——摘编自向冬梅《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积极支持中国跻身世界大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这一做法的影响。
2020-07-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历史试题

4 . 材料   在军队官僚体系的痛疾促使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决定在缺乏1/3作战航母与舰载机的情况下强行发动中途岛战役。美军拦截日本情报,完全了解了日军的作战计划。1942年5月27日,美军确定简洁有力的战术规划让中途岛与各舰队指挥官有着充足的指挥权与自主权,航母和作战飞机的行踪都让日军很难抓住规律。日本人本来为侦察美军舰队制定了多项计划,但却全都成了摆设,最终日本舰队为了躲避轰炸而不得不反复规避,队形混乱,导致三艘航母最终躲闪不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获得毫无争议的大胜。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自以为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途岛海战终结了其疯狂的攻击行为,向世人证明了日军已经后继乏力。此战之后,美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摘编自周渝等《决战中途岛》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海战的影响。
2020-06-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段考历史试题

5 . 材料   1943年国民党政权已变得十分虚弱,国共矛盾也更趋尖锐。这种情况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深切关注与忧虑。这一年9月罗斯福表示,他担心在打败日本后国共可能重新发生全面冲突,而美苏各站在一边进行干预。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罗斯福想促进国共达成协定,还想促使中苏订立协定。11月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两次同蒋介石讨论中共问题。他要求蒋介石“在战争期间就与延安的共产党人组成一个团结政府”。1944年初,罗斯福又接受了戴维斯的建议,要蒋介石允许美军观察组访问中共地区。1944年7月至8月“迪克西使团”抵达延安,建立了美国官方与中共最高领导的直接联系。为了表示对美军观察组的重视,毛泽东亲自修改了《解放日报》的社论,在原稿标题“欢迎美军观察组”之后加上了“战友们”三个字。在这篇社论中,毛泽东指出:美军观察组的到来“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

——摘编自章百家《不对称的同盟: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调整国共关系的主要着眼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原因。
2020-06-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届高三6月猜题大联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材料   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决定首先袭击波兰,这将直接威胁苏联的安全。苏联想与英法订立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使希特勒对东西都有所顾及,不敢贸然行动。英法在同希特勒谈判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时,国家元首亲自出马。在同苏联谈判时,却只派小人物,出面乘船前往,行动慢条斯理。在谈判中,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许多义务,而英法却不对苏联承担任何义务。苏联在同英法谈判,英法背地里却又在同德国谈判,苏联有被英法利用乃至被出卖的危险。为应付不测,苏联与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对方的国家集团;缔约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摘编自苏真《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的影响。

7 . 材料 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标志着英国政府抛弃了绥靖政策,走上了毫不妥协的反法西斯道路。1940年7月10日,德军展开了对英伦三岛的空袭。到1941年5月11日,德国空军对英国进行了最后一次空袭。在此期间,德国向英国投掷了6万吨炸弹,8600名英国居民被炸死,100多万幢房屋被摧毁。在国际上广泛的支持和援助下,英国取得了英伦三岛保卫战的胜利。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伦三岛保卫战胜利取得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伦三岛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2020-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材料   1941年元旦,日本军部成立了一个日本陆军情报小组,任务是完成一份包含与日本入侵东南亚有关的所有信息的报告。7月,情报小组呈递了名为《南方作战手册》的研究成果。手册使用了简洁、直白的语言,所有官兵人手一份,不仅指导如何在热带区采取军事行动,而且还解释了作为“神选之民”的日本人为什么必须在那里作战,另外还借助古代经典阐述“对天皇忠孝的美德”,借用古老诗歌赞美对国家的“牺牲”。与此同时,日本文部省亦向公众发布了一份重要的思想意识宣言,名为“臣民之道”,其目的是告诉日本人他们是谁,或者说应当渴望成为什么样的民众、国家和种族。这份文件还对现代西方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批判分析,并特别警告说,西方扩张主义者的重拳并非仅仅落在了亚洲人的身上,而是有着几百年血腥的战争与压迫历史,并让当今世界面临危机。在此前后,日本陆军大将东条英机发布了训令,后改编为《战阵训》(沿用了1882年天皇发布的《军人敕谕》的基本模式)的小册子,为民众规定了十分具体的“神圣职责”,号召日本民众响应使命召唤,奋起捍卫自己的国家,遢制欧美列强主宰全世界的趋势,稳定亚洲和解放亚洲人民,从而率先建立起以道德原则为本的国际新秩序。12月7日凌晨,日本陆军登陆英属马来西亚的哥打巴鲁,接着是海军袭击了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

——摘编自(美)约翰·W·道尔《无情之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与强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战争思想动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日本的战争思想动员。
2020-04-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材料   二战爆发后,1940年美国与澳大利亚正式建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对日宣战。1942年1月,日军空袭澳大利亚北海岸,澳政府不再把维护英国在远东的基地作为首要任务,而是把保卫本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1942年3月,菲律宾陷落,美军将领被迫率部南下在澳大利亚登陆。随后,双方设置美澳联合司令部,大本营设在墨尔本。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有100多万的美军经过或驻扎在澳大利亚,美军的大部分物资支持由澳提供。菲律宾被占领后,澳大利亚成为美军太平洋反攻的跳板。美澳两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战时军事同盟,为战后构建美澳同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娟《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构建战后亚太同盟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影响。

10 . 材料 德军席卷西欧,震撼美国人心,孤立主义势力受到打击。1940年6月3日,美国鉴于英法式器在敦刻尔克丢失殆尽,决定将首批军火以私营公司名义转卖给英法。11月5日,罗斯福第三次当选总统。为冲破法律障碍,说服国会和人民,他连续发表讲话。他说:“就是从美国防御的自私观点出发,我们也应该尽力帮助大英帝国保卫它自己。”1941年3月,《租借法草案》由总统签署生效,主要内容是,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给、借予或转让任何军需产品”。其适用范围后来逐渐扩大到40余国。美国总统杜鲁门说:“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一个俄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租借法》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台《租借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