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材料   从1940年5月11日到1945年4月16日,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共出动轰炸机708416架次,投弹160万吨特别是分别于1944年5月和9月开始的对德国石油工业和铁路运输系统的战略轰炸,使得德国战争机器几乎陷入瘫痪。而战略轰炸与地面军队作战紧密配合,则是诺曼底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战略轰炸也导致数十万德国平民死亡,摧毁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如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在进行战略轰炸过程中,除了军事的和与军事相关的目标外,英、美空军,特别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也对德国131个大城市进行了轰炸。这种以城市为目标的战略轰炸是很成问题的,是对空军作战能力的过分滥用,其效果正如美国军事史家斯蒂芬.A.加勒特(StephenA.Garrett)所说:“砍掉一个人的头来治好他的牙痛”

——摘编自孙立新《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的特点,并分析其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立新对这一轰炸的基本态度,并分析其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2 . 材料   从1940年6月5日开始,德国集中主要兵力对法国发动进攻,德军由北向南推进,直逼巴黎。法国政府向美英求救,希望得到支援,而美英认为法国定将陷落,不可救药,它们关心的是法国的殖民地和舰队的前途问题,所以,美国不肯承担军事义务,英国以保卫英伦三岛为理由,没有同意法国的要求。6月10日,意大利作为德国盟友参战,6月14日,德军攻陷巴黎,6月22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法国军队全部解除武装,并把武器交给德国;法国被肢解成两部分,占法国五分之三的北部工业区由德军直接占领,其余部分表面上由贝当傀儡政府统治。这样,法国军队在不到40天时间内被德军彻底击溃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败亡的影响。
3 . 1941年9月,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就好像预备队,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着。”推动美国“进去做最后的一着”的原因主要是(  )
A.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B.法西斯侵略触犯美国国家利益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中苏两国无力抵抗法西斯进攻
2020-03-02更新 | 432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821,中苏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援华制日政策,但不承担参战的义务,中国则承诺不与第三国缔结共同反苏的协定。依约,苏联同样允诺不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1941413日苏联与日本莶订《苏日中立条约》,在这以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19452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东。同时,苏军储备作战物资,改善交通,准备与日本一战。4,苏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88,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摘编自赵士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1937-1945年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5 . 材料1938年以后,随着德意法西斯在欧洲连连得手,其征服世界的面目暴露无遗。希特勒不仅获得了欧洲巨大的军事、地理优势,威胁到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利益,甚至还将手伸进了美国的“后院”——拉美,成了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截至1941年,美国在欧洲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计达200600万美元,在亚洲和大洋洲的投资仅为85300万美元。

1939年11月,罗斯福签署的“新中立法”中将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金购货运输自理”,由于英国的海军运输发达,又有强大的海军,故此法对英国极为有利。1941年3月,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授权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及其他物资。从此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苏德战争爆发后,该法案又扩大到苏联。根据“先欧后亚”战略,美国的战略物资和军事力量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罗斯福最终彻底战胜了孤立主义,“先欧后亚”战略得以坚定地贯彻执行。

——摘编自黄光耀《二战中美国奉行“先欧后亚”战略之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美国奉行“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中美国奉行的“先欧后亚”战略。
6 . 如图是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框,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大西洋宪章》翌日发表
B.《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
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草签
D.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拟定完成
2020-01-09更新 | 3023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材料   1940年6月4日,盟国军队完成敦刻尔克撤退后,德国军队继续向南推进,并于6月13日占领巴黎。士气低落的法国政府接受了条件苛刻的停战协定,其中包括释放所有的德国战俘,遣散法国军队,交出法国军舰,由德国占领法国一半多的领土。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虽然这些指责也并非毫无根据,但另一些因素却似乎更具决定性。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得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此外,也许最重要的还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特别是发展闪电战新战术方面所占有的优势。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沦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沦陷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一开始,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与希特勒为敌,但这些国家并没有插手战争初期事态的发展……1940年,希特勒迅猛善战的陆军和技术娴熟的空军可以继续东征西讨了。希特勒的空军擅长闪击,水平一流。巴黎的高层信心十足,他们根本不认为希特勒的军队会占领法国的土地,法国的大多数领导人认为,此次战争将是一战的重演,打的是防守和封锁,他们寄希望于面向德国的一条长长的防御工事……由于英国迟迟没有派兵支援,法国一开始只得孤军作战……1940年6月14日,正是撤离敦刻尔克的十天后,第一批德国士兵已被准备好挺进法国,法国的政府高层,不等他们驱车离开巴黎,他们的心便早已飞走。倘若法国善于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抓住德国供给线漫长薄弱的软肋,再调动起爱国精神,法国便可以在崎岖的山脉里重整旗鼓,继续作战。然而,失败的情绪还是占了上风。6月17日,一位美国记者到达被德军占领的巴黎,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氛围:“我感到,眼前的法国社会陷入了彻底的崩溃。”五天之后,法国已经准备正式签署投降书。6月22日下午稍晚时分,在法国的一片森林里,法国代表签署了停战协定,成了战争中第一个崩溃的民主国家……信心满满的希特勒独自作出决定,在1941年进攻苏联,他自信的认为用不上半年就能征服苏联……东京的日本领袖意识到,他们有了打败宿敌的大好机会,寒冬将近,打消了日本袭击苏联的念头……英美对日本的敌意越来越浓,这些都促使日本做出攻击赤道附近地区的决定。

——杰弗里·布莱内《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分析法国沦陷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请分析法国沦陷后给二战带来的影响。
9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就斯大林提出的战后要削弱德国的想法如此回答:“英王陛下政府还没有做出任何关于肢解德国的决议。但是原则上不反对肢解德国。”1943年,艾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重新划分德国版图的政策。1944年英国战时内阁副首相艾德礼提出:“我们想要德国能够支付战争赔款,我们想要尽量减轻占领军的负担,而且我们认为德经济的复兴对于欧洲的经济繁荣是非常重要的。”艾登认为赔款和肢解问题确实要放在一起考虑,而且肢解问题要慎重考虑。在对德占领初期,英国与法国在对德政策上有着微妙的关系。1946年到1947年,英国着眼于加速西方占领区的合并和统一;排除苏联插手西方占领区事务,特别是排除苏联加入对鲁尔的国际共管的可能性。

——摘编自鞠维伟《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处置德国的政策研究(1943—1949)》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对德政策的变化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德政策变化的原因。

10 . 材料 1944年5月,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集结了近300万盟军陆海空将士准备和东线苏联红军配合夹击德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此即“霸三”行动。盟军选择了距英国较远但德军防御较弱的诺曼底,那里地形开阔,可容纳30个师,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km…盟军摆开了“迷魂阵”:由英国电影制片厂的布景道具师们设计的“登陆艇”、“弹药库”、“医院”、“兵营”和“飞机、大炮”,布置在英国东南沿海一带;谍报人员在各国到处收集法国加莱海岸的详细地图;英国建筑师在沿海显眼的地、方制造起“油船码头”,还配备了发电厂和贮油罐等。另外,一支“1OQ万”人的集团军调往东南沿海,准备进攻加莱……奉希特勒之命赶来指挥防御的德军元帅隆美尔则调集重兵在加莱筑起了坚固隐蔽的炮台,布置了反坦克陷阱和沟壕堡垒。加茉成为德军“大西洋铁壁”最坚固的一环。6月6日凌晨,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的3千余架英、美运输机、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飞向法国诺曼底海岸,・磅晚时,登陆战事基本结束。斯大林高度评价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他说:“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在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历史将把它作为一项最高的成就记载下来的”

——摘自安德森趁《登陆诺曼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折诺曼底登陆战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诺曼底登陆战的历史影响。
2019-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鹤壁高中2019届高考二模试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