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罗斯福在1940年12月29日对整个国家发表了广播讲话。他说道,“这不是一次关于战争的炉边谈话”,“这是一次关乎国家安全的谈话”,这是对美国外交词典中的中心术语比较早的使用。罗斯福认为:“轴心国不仅承认,而且声明在它们的政治理念与我们的政治理念之间,并不存在最终的和平”,“如果不列颠沦陷了,轴心国就将控制欧洲大陆、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公海,它们将处于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能够运用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海洋资源来对抗西半球”,“我们屹立在那里,守卫着大西洋,英国是我们的邻居。没有条约,没有不成文的协议,只是两个同样热爱自由的民族之间的自然而然的合作”,“难道有人相信,当自由的英国是我们最强有力的大西洋上的海上邻国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害怕对美洲大陆的任何攻击吗?”

——摘编自戴维·雷诺兹《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炉边谈话”的特点及其影响。
2023-10-14更新 | 12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白宫于翌年元旦就向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其时中国依旧山河破碎,大半国土为日本人所占领。突然而成“四强”,即令胡适亦不大相信,他在当日的日记中记述此事,特意在“四强”上加了引号。美国此举(     
A.是中国英勇抗战的必然结果B.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推动D.是美国积极参与二战的表现
2023-03-03更新 | 55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英国军需生产大臣比弗布鲁克以及美英军方领导人。此次会议并无严格程序,除正式的全体会议外,还有各种专门会议和个别会晤,主要讨论了广泛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会议拟定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会议重新确认“先欧后亚”战略,批准1942年实施北非登陆作战的“超级体育家”计划;为加强两国军事合作和统一指挥作战,决定成立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此举导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于1942年2月正式组建)和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组建中国战区(同时组建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讨论了加强两国战时经济合作问题,决定成立联合军需品分配委员会、联合原料委员会和联合船舶调度委员会。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卡迪亚会议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卡迪亚会议的影响。
4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②“(八日)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己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自华盛顿时代美国就形成了孤立主义政策,其基本含义是:美国不卷入欧洲事务,也避免对世界安全做出集体保证的任何承诺。 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和反战和平运动相互配合,左右了美国对外政策。1935年始,美国先后通过三个《中立法》,避免卷入欧洲的纷争之中。1939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欧洲战事全面扩大,罗斯福政府仍宣布美国中立,试图以引而不发阻止法西斯的扩张。随着德军的推进,马其诺防线土崩瓦解,英军全面退守英国本土,德意两国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安全。1939年10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取消了武器禁运,事实上有利于英法。1940年,罗斯福再次出任总统,借国内舆论对英国的同情成功改变了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1941年,《租借法》正式通过。反法西斯同盟获得了大量的美国的军火、粮食等战略物资,美国国内生产也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张兵《租借法案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初期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
2022-06-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于世。由此可见,《开罗宣言》的发表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D.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
2022-05-18更新 | 645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积极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时候,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便加强了团结。许多国家都发生了反法西斯的人民战争。1935年7月至8月间,第三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向各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反法西斯同盟的任务。大会结束以后,全世界争取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斗争大大地加强了。在这方面,法国、西班牙,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全世界人民发挥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等20多个国家正式加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行列。1941年12月22日,美英两国首脑一同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美国提倡由对轴心国作战的有关国家签署一项宣言。美国的提倡迅速征得同法西斯国家宣战的各国政府的同意。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这项宣言,这就是历史性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最后建立。

——摘编自吴晓晓《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联盟历史作用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发挥的作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4月,美、英初步达成了1943年在法国北部登陆作战的协议。5月底,苏联向美国提出了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美国答复说完全有把握在1942年向法国进攻。6月初,苏联征得了英国对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允诺。612日,苏英、苏美分别发表了联合公报,宣布“双方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达成充分的谅解”。这样,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以苏英美政府声明的形式确定下来。1942年夏,英军在北非战场失利,英国向美国提出以在非洲登陆代替在法国登陆的作战计划,并征得了美国的同意。725日,英、美制定了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计划”。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已不可能,第二战场问题被搁置起来。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美英确定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战场问题被搁置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930日,中路德军集中兵力约78个师实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1015日开始首都宣布戒严,全市人民在3天内动员起来,有12万人组成民兵师和巷战小组,约有45万人(其中主要是妇女)参加修筑防御工事。11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传统的阅兵式,斯大林等领导人检阅了经过红场列宁墓前直接开赴前线的部队,增强了苏联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1115日,德军再次向莫斯科发动进攻。由于苏联军民的奋勇抗击,加上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原来以为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可以打败苏联,所以大部分德军没有御寒装备。当严寒来临时,德军冻伤人数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和汽车也难以发动。中路德军指挥官向陆军参谋长报告,攻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苏军抓住战机,乘德军预备队用尽不得不转入防御而又立足未稳之时,开始大举反攻,战场主动权易手。到194217日,中路德军仍被击退100150公里。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它标志了闪击战的破产,摆在希特勒面前的只能是一场持久的两线作战。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2022-04-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8月,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狂轰烂炸,丘吉尔支持迁居伦敦的欧洲各国流亡政府结成同盟。1941622日,希特勒发动了苏德战争,丘吉尔表示“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第二天,美国发表了支持苏联抗击法西斯的声明。在苏联的建议下,1941712日苏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的协定》。194189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它标志着英美两国合作的加强。苏联对此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宪章对于动员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法西斯侵略者无疑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英美被迫对日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至此,美国正式参加“二战”。194211日,美、苏、英、中等二十六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