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2月初,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还在东南亚各地对美英军队发动了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初,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联合国家宣言》摘编:[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指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
(2)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八月风暴行动开始。次日凌晨,苏军航空兵对吉林、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中国东北主要城市进行空袭,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对日本军舰实施袭击,完全掌握制空权,同时地面部队各先遣支队越过国境。当日拂晓,主力发起进攻。外贝加尔方面军主力未遇有力抵抗,迅速越过大兴安岭和戈壁沙漠。日军对苏军进攻估计不足,仓促应战,不堪一击。随后,关东军司令部撤至通化,并命令下属部队进行快速撤离。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6日,苏军登陆兵解放清津后,切断日军由朝鲜撤向本土的退路。19~24日,苏军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主要城市机降小分队,关东军大部缴械投降,少数负隅顽抗的部队被歼灭。9月2日,同盟国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受降仪式,八月风暴行动结束。

——摘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八月风暴行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八月风暴行动的历史意义。
3 . 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于世。由此可见,《开罗宣言》的发表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D.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
2022-05-18更新 | 645次组卷 | 1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德国首次在欧洲战场使用毒气弹,造成大量军民伤亡。一战后,日本陆军省聘请科学家专门研究化学毒剂生产、使用等有关问题。日军研制的化学毒剂有糜烂性毒气和催泪性毒气等9种之多。为了确保对苏作战,及时将国内生产的毒气弹运往中国前方战场,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了很多研制、装配、存放化学武器的工厂和部队。19398月,在齐齐哈尔建立了集研究、实验和实战于一体的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代号516部队。据统计,516部队与731部队合作进行过50余次毒瓦斯人体实验,以获取毒气武器试验相关资料。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巨资支持化学武器研制生产,因此日本成为二战时期拥有化学武器最多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持续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如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使用了呕吐弹,在南昌会战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等。日本战败时,又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发掘出的遗弃化学武器造成了多起健康被害事故。而且由于遗弃的化学武器外表没有黄油保护,不仅腐蚀严重,而且一部分已经泄露,造成水源、土壤污染。

——摘编自王玉芹《日军在华化学武器的研制应用及遗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在华研制和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军在中国使用和遗弃化学武器造成的后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对日本宜战:中国政府于12月9日对日本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材料说明,太平洋战争
A.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B.推动了二战的范围扩大
C.促使中国卷入反法西斯的战争D.促使多国矛盾开始爆发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06月,德国击败了法国并迫使它签订停战协定。这样,在西欧只有英国一个大国继续从事反对德国的斗争了。英国虽国力衰微,但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海上力量以及人民誓死抗德的坚强决心,都是德国不能忽视的。因此,希特勒在法国败降后发动“和平”攻势,但接替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和谈要求,“和平”攻势破产。1940716日,德国颁布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规定完成战役准备的期限是815日,而计划的执行时间则一改再改。在19407月至10月底的英德空战中,德国损失了1733架飞机,而英国皇家空军仅损失了915架战斗机。争夺制空权的失败,使德国无法实施“海狮”计划。德国于1941622日发动了侵苏战争,这样德国的对外军事战略完成了西线攻英到东线攻苏的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是希特勒德国敌视苏联,仇视社会主义制度和欲称霸欧洲的结果。

——摘编自杜明才、罗立《论1940年至1941年德国军事战略的转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0年德国对外军事战略重心转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0年德国对外军事战略重心转移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9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从193810月起,德国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等,这些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于是德国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阎滨《法兰西战役:闪击战经典模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对波兰闪击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对波兰闪击战主要特点。
2022-04-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总额有13亿美元左右。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经济萎靡不振B.中国成为太平洋战场的主力
C.各国通力合作是二战胜利重要保障D.美国希望拉拢中国对抗苏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
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
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
2021-10-07更新 | 3643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211日,美苏英三国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因担心引起中国强烈反抗,同时顾及世界舆论的影响,三国将该协定作为机密不予公布,而是等待合适时机迫使中国同意,因此也称《雅尔塔秘密协定》。其内容如下:

苏联、美利坚合众国和大不列颠三大盟国领导人商定,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二、三个月,苏联将加入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是:(一)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二)恢复被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原属俄国的权利,即:1.萨哈林岛南部及全部附属岛屿归还苏联;2.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惠利益,恢复租借旅顺港作为苏联的海军基地;3.在组建中苏合营公司的基础上,共同经营通往大连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保证苏联的优惠利益,同时注意到,中国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三)千岛群岛交给苏联。

——《苏美英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1945211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美英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美英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签订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