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材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绥靖主义泛滥是促使二战迅速爆发的催化剂。面对日本发动并不断扩大侵华战争,英美等国企图以牺牲中国来维护自身利益,并未对日采取任何实质性制裁措施。美国驻日和驻华大使都认为,美国对于中日战争的发展无能为力,“应该告诉中国官员,不要指望美国会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或军事援助。”193710月,张伯伦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中国抗战“已经濒于崩溃。”然而中国最终并未成为亚洲的捷克斯洛伐克,这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揭露和不懈斗争息息相关。“远东慕尼黑”的破产,更深刻地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

——摘编自王斯德等《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演变(1931~1941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等国推行绥靖主义的实质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远东慕尼黑”最终破产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对香港和仰光实行轰炸,接着又切断了滇缅公路,使大量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国。为保证二战亚洲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军备物资,中美两国决定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

驼峰空运开始后,规模逐渐扩大,援华空运大队的人员由初期的8千多人增至8万多人,各类运输机到1945年8月已达629架,而中国航空公司参加空运的飞行员至战争结束前已增到约200人,飞机增至30架。到战争临近结束,中美用于驼峰航线的运输机达659架(含中航30架),动员了空勤、地勤人员85643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艰巨的后勤工作之一,“驼峰航线”在开通期间从来没有因天气原因和日军战斗机的攻击而停飞过。无数盟国飞行员用生命和鲜血保证了航线的畅通,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佘湘、唐艳华:《“驼峰航线”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驼峰航线”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驼峰航线”的历史贡献。
3 . 二战期间重要文献
内容出处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1941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协助从纳粹德国统治下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以及欧洲的前轴心附庸国人民,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要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各国合作以建立一种在法治下的世界秩序,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
1945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5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编者据网上资源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以上三个文件颁布的重要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分析以上三个文件的重大影响。
2021-05-1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31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所谓“租借”主要指战争物资(如飞机、坦克、卡车等)以及其他补给(包括食品和劳务)的租借。租借最初应用于英国,之后将援助的范围扩大到包括俄国、中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到1945831日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联邦所得的租借援助共3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总额的60%.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101日开始实施。到19459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苏联的统计为98亿美元)。19415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9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意义。
2021-05-1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材料   19454月,铃木内阁上台时,日本的国力已到了难以维持的最后关头。在日本法西斯濒临崩溃之际,美国在716日试验原子弹成功。86日和9日立即把仅有的两颗分别投在广岛和长崎,炸死295956人。8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对日宣战。9日零时,苏联远东军在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指挥下,以西路为主攻方向,分三路对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猛攻。为了准备这次战役,苏联自5月起就开始向远东秘密增兵56万,使远东总兵力达到约175万,并配备坦克5250辆,飞机5170架,各类火炮近30000门,主要舰艇93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意义。
2021-05-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的巨大胜利、英国人在埃及的突破性进展、盟军在法属北非的登陆、墨索里尼的垮台、盟军对德国的连续不断的轰炸和日本舰队在太平洋的失败,战争开始出现了转折。库尔斯克战役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从这以后,苏联人掌握了主动权,德国人则反攻为守,以防止他们的撤退变成大溃逃。势力均衡的这一转变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西方对苏联红军的大规模援助,这种援助大约始于斯大林格勒战役时。但西方给苏联的40万辆吉普车和卡车、22000架飞机(主要是战斗机)和12000辆坦克总共只占苏联红军所使用的全部军用物资的10%左右。如果苏联不能生产出另外90%的军用物资,如果苏联最高指挥部面对头两年惊人的军事和经济损失不能建立和训练新军队,苏联的胜利原是不可能……希特勒本人也促成了苏联的胜利,因为他为了给德国移民腾出地方而推行消灭或削弱东方诸"低劣的”斯拉夫民族的种族主义政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库尔斯克战役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库尔斯克战役的影响。
2021-05-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521日,德军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分割了英法盟军的战略正面,并封锁了加来海峡,阻止英军的增援。英法盟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三面受敌,一面濒海,处境极为危急。正当盟军危在旦夕时,希特勒却突然下令坦克部队停止追击。

希特勒这一命令为盟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5月26日18时57分,英国海军开始执行从敦刻尔克撤退的“发电机计划”。8500艘各类船只,从巡洋舰到小帆船,涌向敦刻尔克海岸。盟军在空军掩护下,乘船向英国撤退了33.8万多人,撤退时武器装备丢失殆尽,接运撤退的舰船损失很大,还有302架英国飞机被击毁。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俘虏法军4万余人。这就是被西方称之为“战争史上一大奇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摘编自段苏权《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刻尔克大撤退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刻尔克大撤退得以成功的条件及意义。
2021-05-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大举入侵苏联,苏联几乎承担着德国全部军事力量的压力,而德国西线兵力相对空虚,防御薄弱。苏联认为要想改变苏德战场上的力量对比,从根本上扭转欧洲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就必须想办法使德军最大限度地分散兵力,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盟军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正式卷入战争,成为反法西斯战争中强有力的一员,并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北非战场取得胜利之际,美英两国首脑及两国三军参谋长于19435月在华盛顿举行了“三又戟”会议,主要讨论盟军在欧洲和亚太战场上的合作问题。这次会议为194311月德黑兰会议正式确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意义。
2021-05-1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以来,埃及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1922年,埃及获得独立,但英国仍保留若干特权。为了防患于未然,英国于1936年与埃及签订了《英埃同盟条约》。在二战中很长时间内,埃及政府长期奉行对德意断交而不宣战的立场,但又同时积极履行《英埃同盟条约》义务,甚至以超过条约要求的积极态度配合盟军作战,比如1943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曾聚集埃及召开开罗会议。作为回报,英国支持埃及参加战后国际安排的和平会议。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明确强调,拟议中的联合国会议的应邀国家应是1945年3月1日前对共同敌人宣战的协同国家。美国曾支持厄瓜多尔、巴拉圭、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乌拉圭6个拉美协同国家宣战。因而,在此次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埃及宣战的要求予以支持。埃及方面对这一消息的反应十分积极。其首相曾说,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权利和利益,和平会议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使那些捍卫《大西洋宪章》所载民主原则和人类自由的国家听到埃及自己的声音。2月26日,埃及国王签署敕令,埃及正式对德日宣战。

——摘编自曹占伟《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埃及参战立场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支持埃及对德、日法西斯宣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埃及对德、日法西斯的宣战。
2021-05-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材料远东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的承诺,于19458-9月间对法西斯日本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协同苏军作战的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和外蒙古(今蒙古国)军队。作战地区主要在中国东北境内,同时在朝鲜北部、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也采取了军事行动。远东战役的战场辽阔,地形复杂。为实现大纵深和快速度的进攻,苏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实施重点突破,东西夹击,并在第一梯队集中大量坦克和机械化兵团迅猛推进,在短短的10多天里歼灭了号称百万大军的日本关东军,从而迫使日本最终接受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后,苏联将东北境内的工业企业直接作为其战利品

——据彭训厚《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远东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远东战役。
2021-05-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