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种类繁多的物资主要是通过四条海上路线运抵苏联的。

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加上各种劳务费,如美国船只的运费,为苏联修理船舰的费用,以及为苏联培训飞行员和海员以驾驶飞机和船舰等需要的费用,这些费用约为7亿美元。因此,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的总价值达到了109亿美元。几年中,苏联从美国得到的物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

《租借法案》的目的,是要使别国能够坚持同法西斯国家作战,以便使美国避免战争或在参战后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租借法案》的提出和通过,对打败法西斯国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虽然租借援助的范围、规模在最初十分有限,但它仍给反法西斯各盟因提供了许多最急需、最宝贵的物资。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美国经济向战时轨道的转变,美国一方面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军事行动,另-方面将大批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各盟国的反法西斯战场。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租借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巴西3.19亿美元、荷兰1.78亿美元、比利时0.82亿美元、希腊0.76亿美元、挪威0.37亿美元。租借援助遍及欧、亚、非和拉美四大洲共38个国家,直接支援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这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世界人民打败德、日、意法西斯的物质基础。《租借法案》的通过极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特别是英国、苏联、中国等国家政府和人民抗击法西斯的信心,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是一个沉重地打击,《租借法案》也使美国“从一个帮助别国有时超过传统中立法规允许范围的友好中立国,变成-个十足的非交战国”。

——摘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