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材料   二战爆发后,1940年美国与澳大利亚正式建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对日宣战。1942年1月,日军空袭澳大利亚北海岸,澳政府不再把维护英国在远东的基地作为首要任务,而是把保卫本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1942年3月,菲律宾陷落,美军将领被迫率部南下在澳大利亚登陆。随后,双方设置美澳联合司令部,大本营设在墨尔本。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有100多万的美军经过或驻扎在澳大利亚,美军的大部分物资支持由澳提供。菲律宾被占领后,澳大利亚成为美军太平洋反攻的跳板。美澳两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战时军事同盟,为战后构建美澳同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娟《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构建战后亚太同盟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影响。

2 . 材料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政府多次召集议员、财界、舆论界的会议,要求其与政府合作。《朝日新闻》《日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大报,都开辟国民“国防捐款”专栏,每天更新捐款人姓名、捐款数额等信息,并配以煽动性语言,以增强示范效果。1937年8月,日本内阁通过《国民精神总动员计划实施纲要》,要求国民“增强举国一致,尽忠报国的精神”。9月11日,在东京召的国民精神总动员大会,要求国民做到尽忠报国,坚忍持久,支持战争。10月成立了米官半民性质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联盟,在全国各地成立相应的组织,各级行政长官兼任会长。1938年4月,日本政府颁布《国民总动员法》,以立法的形式将国民卷入战争体制。

—摘编自史桂芳《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形成及原因》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全面侵华初期战争动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全面侵华初期战争动员的影响。

3 . 材料   1940 年春夏之交,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辉煌胜利”,加剧了对美洲大陆的战争威胁,同时也刺激了日本进一步在太平洋区域扩大侵略的野心。有鉴于此,制定战时大战略成了美国的当务之急。1940年6月,马歇尔道次提出了“先德后日”的战略构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希望以此为契机争取使美国将战略中心转向远东太平洋方面。但是,蒋介石的努力并没有奏效。这意味着中国所面临的战略局面不会有根本的改观。从1942年7月到1943 年6月,苏联获得美国700万吨的军火和其他物资,而中国则在为每月得到5000吨的物资援助作最大努力。作为补偿,美国除了尽力通过驼峰航线维持对华空运外,还以废除不平等条约、支持中国的战时大国地位等方式在精神上给中国以鼓励。

——据韩永利《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1941~194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先德后日”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先德后日”战略对中国抗战产生的影响。

4 .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逐步卷入到中国内部政治事务之中。1943年,美国观察家们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腐败无能深感失望,而中共军队的抗日努力和民主实践使他们产生兴趣。中共为打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派遣军事观察员访问根据地的建议。1944年7—8月,美军观察组成员分两批先后飞抵延安,观察组具有政治和军事双重性质,中共对此非常重视,组织了多次报告会,并允许观察组到部队和地方作实地考察。观察组把关于中共的报告源源不断地发往美国,建议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不偏不倚,主张对中共军队给予适当援助,并与中共领导人一起呼吁美国政府督促国民政府进行民主改革。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军观察团组访问延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观察团组访问延安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5 . 材料   1940年6月4日,盟国军队完成敦刻尔克撤退后,德国军队继续向南推进,并于6月13日占领巴黎。士气低落的法国政府接受了条件苛刻的停战协定,其中包括释放所有的德国战俘,遣散法国军队,交出法国军舰,由德国占领法国一半多的领土。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虽然这些指责也并非毫无根据,但另一些因素却似乎更具决定性。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得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此外,也许最重要的还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特别是发展闪电战新战术方面所占有的优势。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沦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沦陷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
2019-06-08更新 | 4253次组卷 | 18卷引用:押全国卷46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
2019-06-08更新 | 4070次组卷 | 26卷引用:押全国卷46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国家就惩治战争暴行的问题进行多次商讨。1943年,随着同盟国在欧洲和远东战场的逐渐胜利,10月,英国召集同盟国外交代表在伦敦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准备成立战争罪行委员会,并初步确定其职能有两项:“一、调查并登记战事犯之证据,尽可能认明应负责之个人;二、报告有关政府,可以发现确切证据之案件。”1944年1月,战罪委员会正式成立,其工作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从法律的角度指导各国搜集调查轴心国战争罪行证据;二是对审判的相关法律、方式、程序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根据证据的搜集,各国纷纷提交了战犯名单,至1945年1月24日,战罪委员会已经审查通过15份战犯名单。对惩治战犯涉及的一系列法律问题,战罪委员会内部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协议,保证了战后审判的顺利进行。

——捕——编自刘萍《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的设立与运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罪委员会职能的发展,并简析战罪委员会发挥的积极作用。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后,日本妄图独霸中国,但遭到了英美的抵制。1927年7月,日本田中内阁制定了吞并全中国的侵略政策。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又确立了“南(太平洋)北(苏联)并进”的侵略路线。为牵制苏联及英、美在东亚的势力,日本迫切希望联合德国消除其侵略扩张的障碍。1936年11月,日德缔结了“防共协定”。这个协定打着“防共”的招牌,来掩盖其反苏,反英、美的本性。此后,日本加大了在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侵略步伐。1940年,随着侵华战争陷入泥沼和北进苏联尝试的失败,日本要求日德军事同盟公开化、明朗化。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订立军事同盟。根据协定,日本和德国制定了在苏联、印太地区的联合军事作战计划。但直至二战结束,他们始终都没有进行实质性联合军事作战。

——摘编自武向平《1936—1941年日本对德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6—1941年日本对德政策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36—1941年日本的对德政策。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1943年上半年,苏德战形势非常严峻,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盟军实施代号“霸王行动”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