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材料: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苏联为满足战争需求,积极增强国内情报力量,对苏军情报工作的指挥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形成了高效的情报指挥系统。1943年春,为查明德军下一步行动计划,苏军情报力量围绕德军相关作战问题展开侦察,在总参谋部的指挥下,苏军各方面都加强了自己在行动地带的情报侦察工作。经过对德军作战思想和战法的反复研究,苏联最高统帅部最终摒弃对战略防御的偏见,采取以纵深梯次防御的各种火力、航空兵的猛烈突击及战役和战略预备队的反突击迎击德军的进攻,消耗和疲惫进攻之敌的针对性作战计划。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情报工作为苏军指挥层的决策提供了全程支援,苏军的行动始终是以准确的情报为基础的。

——摘编自孙建民等《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情报工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发展情报系统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健全情报系统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非殖民化政策的产生并非是要推动世界范围内实现非殖民化,而是要通过非殖民化政策的宣传,增强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决意识,使殖民地与宗主国产生分离,进而实现美国在殖民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殖民化”首次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各种场合宣传非殖民化政策,但是由于国际社会的政治中心仍然在欧洲,威尔逊非殖民化政策并没有得到英法等欧洲宗主国的认可,美国依然被排除在国际政治中心之外。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国际联盟并未做出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实现非殖民化的具体规划。二战是美国推行非殖民化的契机,战争困境要求欧洲宗主国承认美国非殖民化外交政策。美国实践非殖民化政策实践的具体表现是废除殖民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废除殖民主义政治体系,以国际托管形式处理战后非殖民化。

——摘编自张世超《美国二战前后非殖民化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提出“非殖民化”的根本目的,并概括美国一战期间推行非殖民化政策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及战后美国推行非殖民化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9年,第一届国际议员大会和世界和平大会在巴黎召开。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和平主义者则力图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来加深两国的理解,防止战争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及大战中的和平运动,为和平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实例,并初步形成了和平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例如:通过强制仲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念;必须对战争进行谴责,不仅要发展有关战争的国际法,且要在战后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建立维护和平的新秩序等。这些理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都有所发展。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1949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大会指出,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并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努力,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以和平为目的的争端与改善人类福利的项目中。会议选举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并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摘编自陈新慧《对反战和平运动问题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前及战中欧美和平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的背景。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一场战争的两个阶段。但“二战”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战争初期,德国横扫欧洲大陆,这羞辱和削弱了其他欧洲强国。同时,正在中国作战的新兴帝国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旧有殖民地上横行,但这也意味着日本将不可避免地和美国发生冲突。德国在战争初期的胜利还产生了另一个影响;它使希特勒相信自己是个军事人才,这鼓舞了他去实现最初的梦想并入侵苏联。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不得不联合起来。

因此,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时被视为最后一场意识形态大战,一场“拯救民主”的战争,但事实却是,如果没有斯大林,盟军恐怕很难在这场战争中取胜。

——摘编自安德鲁·玛尔《BBC·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在二战初期胜利产生的影响,并简要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一场战争的两个阶段”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历史贡献。
2022-03-29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革命中跨越】
甲: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摘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1)材料甲中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次技术革命的经济影响,并写出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
【改革中前进】
乙: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摘自1921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丙:1933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2)写出材料乙反映的核心史实,并概括苏俄采取此措施的作用。根据材料丙列举新政在金融领域采取的举措。
【合作中共赢】
丁: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部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海报上的文字写着“团结,我们就能获胜”。(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
(3)写出材料丁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对二战进程的影响。根据此材料,概括盟国最终获胜的关键。
2022-07-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八月风暴行动开始。次日凌晨,苏军航空兵对吉林、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中国东北主要城市进行空袭,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对日本军舰实施袭击,完全掌握制空权,同时地面部队各先遣支队越过国境。当日拂晓,主力发起进攻。外贝加尔方面军主力未遇有力抵抗,迅速越过大兴安岭和戈壁沙漠。日军对苏军进攻估计不足,仓促应战,不堪一击。随后,关东军司令部撤至通化,并命令下属部队进行快速撤离。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6日,苏军登陆兵解放清津后,切断日军由朝鲜撤向本土的退路。19~24日,苏军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主要城市机降小分队,关东军大部缴械投降,少数负隅顽抗的部队被歼灭。9月2日,同盟国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受降仪式,八月风暴行动结束。

——摘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八月风暴行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八月风暴行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京审判在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审判以成文法的方式界定了战争犯罪的具体内容。另外为保证战争犯罪得到公正的审判,明确规定了法庭的组织程序、审判程序以及之后的执行方式。东京审判扩充了战争犯罪的内容,在已有的战争罪的基础.上,增加了“违反人道罪”,规定了破坏和平罪的定义,成为国际界定战争犯罪的通行标准。但东京审判存在着很多的不彻底:首先,被告只有作为甲级战犯的个人,没有对犯罪组织提出指控,其次,没有把裕仁天皇作为甲级战犯进行起诉和审判。而且东京审判中判的有期和无期徒刑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也使很多日本民众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并进而质疑东京审判的合法性。

——摘编自徐安军《国际惩治战争犯罪历史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审判在惩治战争犯罪方面的新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京审判的不彻底带来的消极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联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单独抗击着2/3以上的德军。在战争状态下,各个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的状态和具体形式千差万别,相比各个国家,共产国际远不比他们更懂得战场的应变。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英美等国家对共产国际提出的“世界革命”纲领愈加疑虑。《纽约时报》报道:“随着红军向前推进……不知道写在他们旗帜上的究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为减轻苏联压力,斯大林迫切希望英美盟国能够迅速开辟第二战场。1943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在《关于解数共产国际的提议书》中指出:早在战前就可以日益清楚地看到,各个国家内部情况和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通过某种国际中心来解决每个国家工人运动的各种问题会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此时正值罗斯福特使出使莫斯科与斯大林会晤期间,斯大林正式宣布共产国际解散。

——摘编自张彬彬《共产国际解散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国际解散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解散的历史意义。
2022-06-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历史名校练习卷(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25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移民制限立法。19422月,以介绍亚洲为主的《亚洲与美洲周刊》杂志上登载了一篇题为《废除排华法》的文章,揭开了废除排华法运动的第一幕。该文作者明确提出了排华法严重威胁美国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呼吁美国政府即刻废除对美国的最大盟友——中国人歧视的排华法。事实表明,排华法的废除,给予中国年间105名的移民配额,并没有真正把中国移民放在同欧洲移民平等的地位。然而,这一象征性的外交姿势却在美国东亚政策的形成和演变中起了不可否认的作用。1943年排华法的废除不仅是美国战时所需,也是对战后战略深思熟虑的结果,即废除排华法,进一步消除种族间的隔离,从而为美国在战后世界霸权的角逐中寻求最大的政治资本。

——摘编自马晓华《移民与中美关系——从排华法的废除看战时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并说明理由。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10 . 各国只有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园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宽广的大陆,他们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每一块陆地,每一片海洋,无论有何出产,都会在各个季节给你送来…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摘译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材料二   19421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宣言,宣告: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同它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德、意、日三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的政府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人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徐天新等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经济区域化,在世界范围内也迅速发展和蔓延。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内部,商品、劳务、技术、信息及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在内部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经济区域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而且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以各个区域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摘编自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马城和古罗马在当时的世界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华盛顿签署了宣言”的名称。该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请指出该同盟的性质、目标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所产生的“利弊”。结合材料二、三,简要说明如何“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
2022-12-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四)(11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