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不仅进行军事战,而且进行经济战。1806年11月,在打败普鲁士后,拿破仑在柏林签署敕令,禁止英国商品进入欧洲大陆。……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与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59年,英国财政大臣柯布登前往巴黎游说英法两国签署互减关税条约。拿破仑三世对柯布登的建议非常赞同,但法国工业领袖及其政治盟友却抵制自由贸易,最终在1860年拟定了英法商约约定互减关税。

——百度百科

材料三   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权组织形式图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目的和结果的角度分析说明柏林敕令的效果。②拿破仑三世将本国经济纳入国际市场采取的措施。
(2)结合所学请用一句话概括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2 . 历史人物的消献,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各个阶层财富观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就国君而言,孔于认为应该只“言义而不言利,为人君,止于仁”,国君乃天下财富的最高所有者,所以“因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国君的利就是义。就各级官吏而言,孔子主张不仅言义,而且言利,因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官吏需要依靠俸禄来养家糊口。然而,官吏求“利”必须合乎道义,即君子“仕则不嫁”、“不尽利以遗民”。就一般的平民而言,孔子主张求利、致富,但同时又要为他人着想,“富而好礼,富而好仁。”柏拉图认为各个阶层对待财富的态度应该不同。在理想国中,统治阶级即国王和护卫者“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得有任何财产,而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却并不要求其放弃私人财产。因为“统治阶级如果嗜好金钱与财产,他们必将腐败。而被统治阶级有此嗜好。将不会急于篡夺统治者的位置,因为这会妨碍他们积累财富”。被统治阶级的责任和价值就在于供应统治阶级以生活资料,使这些人专心治国,这样才能达致城邦的最大善。

——摘编自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东西方先哲财富分配观的相同点。并分析孔子财富观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上图结合所学,指出西方近代社会的政治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位历史人物说明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020-06-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人极其健忘。如果我在这里无所事事地呆上些日子,那我就算完了。在这个花花世界的大都会里,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的荣誉已经消逝了。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的。

——《拿破仑全传》

材料二   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他除了将解释古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订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入侵埃及的目的。
(2)据材料二,应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入侵?
2020-01-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乔治华盛顿被人们称为“美国国父”,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777年,率军解放波士顿   
②1781年,约克镇战役是他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   
③在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战斗中,身先士卒   
④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通过《邦联条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份报纸在短短几天内发布了以下头条:第一个消息,“来自科西嘉的怪物在朱安湾登陆。”第二个消息,“不可明说的吃人魔王向格腊斯逼近。”第六个消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首都。”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
A.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B.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
C.拿破仑重返巴黎恢复皇位D.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
6 . “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这一规定
A.是英国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共同签订的
B.沉重打击了法国的中转贸易,引发了七年战争
C.有利于确立和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D.绝对禁止了欧洲大陆与英国人进行通商和贸易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研读史料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是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依据示例,回答问题。
示例: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注:豆,古代盛食器具。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概述宴饮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品摆放有一定规定;食具使用有一定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

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

试题:研习拿破仑相关史料并进行概述和解释

史料
(那波伦)于嘉庆八年,篡位称尊号,在诸国以上。与英吉利、西班亚、破路斯、峨罗斯等国,战无不胜。于嘉庆十七年,倾国往攻峨罗国,长驱直入其都,被火焚溃而退。冰雪交侵,饥殍满路,于是峨罗斯与破路斯国连和合从,以驱佛(法)军。日耳曼国又乘其后,又协英吉利东国等,合攻佛国。于是那波伦失位,退居小岛。……英人又合破路斯军击之,那波伦败降,遂谪死于海岛。
                                                                 ——魏源《海国图志》
(1)
概述


(2)
解释


2020-01-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遍及欧洲、地中海和北非,就战争规模、范围和卷入国家的数量来说,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不能称为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
A.世界上主要国家未被卷入B.物质和技术条件尚不足以支撑
C.世界各地尚处于孤立状态D.引发战争的问题非世界性矛盾
9 . 美英关系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美独立后)当欧洲是我们的贸易市场时,我们应该同欧洲的任何地区建立不偏不倚的联系,避开欧洲的纷争。……中立作为护航队,要比军舰更为安全。

                                                          ——托马斯·潘恩《常识》(1776)

材料二 在1919年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提出航海自由、公开外交、民族自决以及建立国际联盟等主张。……但这些主张遭到了英国的坚决抵制。巴黎和会使英法获益甚多,而美国几乎一无所获。所以,美国国会最终否决了《凡尔赛和约》。

——梁军《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1914—1947)》

材料三   

(三)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六)待纳粹暴政被最后毁灭后,两国希望可以重建和平,使各国俱能在其疆土以内安居乐业,并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

(七)这样一个自由,应使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

——《大西洋宪章》(部分)


(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期间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坚决抵制美国主张的原因,并指出美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反映的本质问题。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英国态度有何变化?简要分析《大西洋宪章》对英美国际地位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0-01-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于1796年离职,但他早在1792年就开始构思自己的“离职演说”。他强调“政府的统一”相当重要,这不仅能让美国人成为“一个民族”,而且更是独立“大厦的主要支柱”。他敦促美国民众,“你们应当正确估计全国性的联合对你们集体和个人幸福的巨大价值。”他着重强调美国人是“出生或选择住在这个共同的国家的公民”,“这个国家有权要求你们专注地爱它”。他鼓励民众将自己的“美国人”身份置于州名身份之上,将爱国主义置于“任何因地域差别产生的名称”之前。他再次强调指出,美国取得的成就是“群策群力的结果,经历了共同的危险、苦难,迎来了共同的胜利”。

——玛丽·格兰特《剑桥美国史》

材料二   孙中山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行使各项职权……随后,孙中山大总统发表就职宣言,承诺将推翻满清统治、重建和平,并促进商贸发展。大总统表示将为国鞠躬尽瘁,帮助国民实现和平、独立、富强民主的梦想。他说,一旦清帝逊位,国家恢复和平,他将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郑曦原《共和十年·政治篇:<组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华盛顿“离职演说”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宣誓就职”的背景。
2020-01-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