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觉醒”的先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2年4月,孙中山做了一次演讲;7月11日,西欧报纸发表了该演讲的法文译;7月15日,俄国报纸将该法文译本译成俄文出版,该俄文译本错译很多,如将孙中山原演讲稿中所称新政府“必将各地主契约换过”翻译为“必须改变不动产的全部法律根据”。列宁据此俄译本认为孙中山是一位“真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这说明
A.报纸的记载应与其他类型史料互证才能确证
B.历史解释应关注史料流传中产生的不同版本
C.不同外语版本史料的证史价值没有明显差异
D.判断史料的真伪是进行史料实证的首要步骤
2019-12-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加试题】1905年8月13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说,关于这次说,1981年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收录有两份资料,一份是1905年9月30日出版的《孙逸仙演说》,一份是1905年11月26日,《民报》创刊号刊登的《记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两份资料对演讲的记载有些差异。这表明
A.反映同一史实会有来源不同的史料
B.报纸史料往往比其他史料更真实些
C.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记载呈现的
D.不同版本史料使追寻真相变得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