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觉醒”的先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郭沫若在广东访某故居时写道:“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据此推断,“公”应指(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
2022-09-11更新 | 1180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魂的重要性

材料   1925年,鲁迅在《华盖集续篇》一文中说:“中国唯有民魂是最可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热血民魂

人物简介
张謇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1912年,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大生纱厂走向衰落。张謇主张 “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
孙中山鸦片战争后,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1894年,创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开始了捍卫民族共和的斗争他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1924年,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欢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16,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后,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成为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筹建中国共产党。1922年到1924年初,奔走于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产党与孙中山会谈,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呕心沥血。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鲁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18年1月,孙中山先生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这表明孙中山
A.确立了“三大政策”B.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C.决定开展国共合作D.关注十月革命决定走俄国人的道路
2022-04-2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鸦片战争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后来,孙中山觉得资本主义西方不行……”(《邓小平文选》)。此后,孙中山所做的努力是
A.提出“平均地权”的思想B.团结新的革命力量
C.转向社会主义革命D.亲自领导北伐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唐宋是我国古代福利制度的成熟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仓储建设更加普及。宋太祖于乾德初年下令各州县广设义仓,真宗、仁宗二朝又添设常平仓、惠民仓等。唐代官方常设性福利机构种类较多,最具代表性的是专门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救助的“悲田养病坊”。宋代设立专门收养遗弃婴儿的“举子仓”“慈幼局”。唐宋时期出现民间自发形成的以慈善救济为主旨的“乡约”,凡遇水火、盗贼、疾病、死丧等天灾人祸,乡约之人会对受灾之人施以援手。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材料二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正值国内灾荒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之时,他多次表示对华洋义赈会慈善事业的支持。民国建立伊始,即设置内务部,内设救济与社会福利司,下设民政司,掌管贫民赈恤,罹灾救济等慈善事业。1921年孙中山介绍苏俄社会救助经验时说:“以教以养,责在国家。”主张利用国家资本,借助行政的力量重新调节财富,建立福利国家。1924年1月孙中山提出《感化并收容游民土匪提案》,要求国家对于游民、土匪除用惩服方法之外,须设法加以感化及收容,使其获得有益于社会的工作。

——摘编白杨琪《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探析》


(1)概括材料一中唐宋时期福利制度的特点。
(2)指出材料二中孙中山福利观的主要内容。
2020-07-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压轴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是我们今天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业计划》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该书正式写作于1918年底,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一方面表明近代以来西方外交逻辑与实践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另一方面更使孙中山确信,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之中的大同观念,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仍有不可替代的思想价值。孙中山将自己的《实业计划》与美国总统威尔逊重构战后国际政治主张相提并论,认为“威尔逊总统今既以国际同盟防止将来之武力战争,吾更欲以国际共助中国之发展,以免将来之贸易战争。则将来战争之最大原因,庶可以根本绝去矣”。

——摘编自陈谦平、孙扬《论孙中山的“中国国际化发展”思想——<实业计划>再认识》

材料二   孙中山将发展实业视为“振兴中华之本”和救国的根本之道。在发展实业的方式上,孙中山认为,“不用机器必不发达”,只有引进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机器大工业,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可能的利用外资、外才来发展本国经济,实业救国才能成功。通过《实业计划》,孙中山不仅描绘了中国工业化的蓝图,而且提出了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具体路径与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从孙中山思想中汲取许多有用的思想源泉,应既继承孙中山,又超越孙中山,从而在历史的延续性和时代的创新性中努力“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马敏《孙中山实业思想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撰写《实业计划》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新时期现代化伟大事业是如何超越孙中山的“实业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
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B.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
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D.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B.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C.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2019-03-04更新 | 21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模拟训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以下是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评价: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 
③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④有世界影响的伟人               其中②④的评价基于
A.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B.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C.社会史观,全球史观D.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71年,沙俄趁我国发生西北回民叛乱之际出兵强占伊犁地区。曾纪泽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伊犁问题。他把伊犁问题划分为分界、通商、偿款三大端,三者中他似分界为最重要,最终通过在商务和赔款上对俄国的让步与俄国签订了《伊犁条约》。《伊犁条约》受到中外人士的普遍赞誉,但他为了避免战争,对沙俄一再让步,使中国丢失了一些本来可以收回的权利。曾纪泽认为“外国人不讲道理,中国人不明事势”是中外屡次发生冲突的根源,要想避免冲突,中国人首先应该严格约束自己,诚待西人,无错可纠,只能是“理屈在彼”,而不可能“理屈在我”。他还提出“邦交不可长恃”,自强才是外交的后盾,坚持外交的自主性。

——整理自李芸《曾国藩、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曾纪泽用和平方式解决伊犁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纪泽的外交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