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熙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在朝廷内多人反对出兵的情形下,不为郑氏政权所惑,拒绝其“请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的请求……六月,清朝取得澎湖海战的关键胜利;八月,清军进入台湾岛。当时当政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2022-12-21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三)(12页)
2 . 清以前,没有一个王朝在台湾设置郡县。康熙时规定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及驻军守卫,并派巡台御史监察官员。这体现了(     
A.台湾与大陆治理一体化B.郡县制的内容得到完善
C.清朝边疆政策的灵活性D.闭关锁国政策不斯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072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4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元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说出元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重大事件
(1)元朝:元世祖时,意大利人________经西亚、中亚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然后由________经海路回到________,后来写下《________》。

(2)明朝: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________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________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倭寇骚扰东南沿海。16世纪中期,________抗倭,取得胜利
③1553年,葡萄牙取得________的居住权
(3)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①16世纪初,________侵占台湾。1662年,________率军收复台湾
②1685、1686年,清朝组织两次________之战,重创沙俄侵略势力
③1689年,中俄签订《________条约》,划定两国东段的边界。

④1793年,________帝拒绝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的贸易请求,坚持闭关自守。
2022-06-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前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熙帝从自己的见闻与立场出发,以异于当时士大夫的标准,构建出明朝君臣两类截然不同的政治形象:开创者的英名和末世君臣的无能与自私。康熙对明太祖褒扬有加,六次南巡中有五次亲奠其陵,并作祭文:“维帝天锡勇智,奋起布衣,统一寰区……鸿谟伟烈,前代莫伦。”且毫不讳言,以其所创制度为自己施政的重要蓝本。相形之下,康熙眼中的明末诸帝则完全是另外一副形象,怠惰、奢靡、庸懦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明朝君主这两类截然不同的形象清晰地显示出康熙在评论明朝政治得失时所采用的颂扬与批判的双重话语。将其置于清初这一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考虑,我们不难体会到它所包含的意蕴。推崇明初诸帝,既是康熙尊重汉人礼仪秩序的最好表达,也是在向汉人宣示大清是继明朝之后的唯一正统;而对明末皇帝的批判则无异于向汉人指明明朝的亡国是咎由自取的结果。康熙这一评价及其意图对有清一代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实为明清易代中至为重要的环节。

——摘编自刘志刚《康熙帝对明朝君臣的评论及其政治影响》


(1)据材料,指出康熙帝对明太祖和明末诸帝的评价有何不同,分析康熙帝做此评价的意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2-05-27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疆域、正统性与德性构成了“大一统”的三个基本要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在疆域占领和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差,军事实力相对比较弱,所以只能依赖文化和教化的力量,靠弘扬道统把“大一统”的“德性”因素发扬到极致,来弥补疆域控制能力的不足。无法拥有足够的疆域是宋明士大夫共同拥有的集体历史记忆,他们通过弘扬儒家道统弥补疆域缺失带来的心理阴影。宋代以后儒学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间,儒学理念真正从上层下渗到了基层社会,成为普通民众遵循的信条。

材料二   明代北面的一大片土地都被蒙古残部所占据,东北是女真实际控制的地区,所以明代的疆域大体上是和蒙古人与女真的统治地区平分秋色的。明史专家顾诚先生曾提出明朝和北方的瓦剌、东北的满人构成了对峙的关系,基本上是以防御的态势来构架整个疆域格局。边疆地区依靠军事体制布防,沿长城一线基本上由卫所和都指挥使控制。而明朝在疆域控制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材料三   清朝皇帝同时拥有两种“正统性”,一方面继承内地的汉人文化传统,通过弘扬儒家道统礼仪的方式进行统治;同时皇帝又尊崇藏传佛教,在蒙古和西藏等藩部地区实施其宗教化的治理策略。清朝实现了“大一统”三要素的整合,即拥有广阔的疆域,对前朝正统性的合理继承并加以变通,创造性的建立起了“二元正统性”,以及对德性民心的占有和收束。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念群《“大一统”的命运:从“康乾盛世”到“晚清变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简述理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并概括“德性”因素影响下形成、并成为“信条”的社会氛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军事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指出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对峙中北部疆界的分界依据,并概括明朝北方防御构架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列举康熙帝弘扬儒家的史实,以佐证对内地“德性民心的占有和收束”,并依据“广阔的疆域”提示,用一句话概括清朝在我国国家疆域形成过程中的地位。②写出清朝主管“藩部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名称,并概述康熙帝时期对这一地区宗教化治理的措施。
2022-05-23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世纪初,康熙皇帝决定任用传教士采用经纬度测量及三角测量法进行全国性实地测量,测绘人员分赴全国各省,举凡天下山水城廓,均收入图中,即《皇舆全览图》。康熙帝此举
A.体现了清朝文化政策开放包容B.加速了中国传统科技的转型
C.适应了巩固大一统国家的需要D.旨在推动西方科技在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熙帝曾下旨在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自鸣钟处”,从全国招募人才学习钟表制作技术,尝试着自己生产钟表。后来,“自鸣钟处”又改为“做钟处”,从此“做钟处”成为专门制造钟表的皇家作坊。这反映出当时
A.“西学东渐”成为社会潮流B.钟表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C.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D.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仔细研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判断,这些“传教士”可能
A.在颐和园向康熙展示反射望远镜B.乘坐汽船途经苏伊士运河抵达广州
C.宣传教会从属于国家的新教主张D.携带《物种起源》等科学书籍来华
19-20高二上·浙江湖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近代中国版图基本奠定,这一时期,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出现了打击分裂势力与反击外来侵略相结合的新特点。下列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评述正确的是
①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为中国谈判和签约创造条件
②谈判正值噶尔丹引兵内犯,中国作出重大让步
③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是中国领土
④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签约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4-0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