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8-19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果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牛耕技术,下列可供参考的对象中,按照证据可靠性程度的从重到轻依次是
①当时的文人学者著作
②当代专家的专业论著
③当时描绘牛耕的画像石
④年长者代代相传的故事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2018-11-24更新 | 44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
2 . 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B.文献史料真伪难辨
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2018-10-29更新 | 13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3 . 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已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由此可以推知
A.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B.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互佐证
C.文献史料真实可信
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
4 .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是:
A.史家的学术观点
B.民间的传说
C.出土秦简的记载
D.《史记》的记载
2018-10-10更新 | 16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A.《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
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2018-09-22更新 | 754次组卷 | 32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测试
6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比较中结论正确的有
①中国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相似——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②中国国民革命与俄国二月革命的相似——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参与
③中国五四运动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相似——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
④中国改革开放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相似——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7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记述出处
“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宋】宋敏求《长安志》
“东西北三面墙内存有夯土台,未发现秦代的文化层,未发现大规模火烧痕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

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
8 .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18-06-09更新 | 13449次组卷 | 18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2018-06-01更新 | 1300次组卷 | 14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我国西北地区很早就有植棉织布的历史。《梁书》卷五十四中记载,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多草木(指棉株),草实如茧……国人多取织以为布”。1960年发掘的吐鲁番阿斯塔那309号墓葬则发现了同时期的借贷棉布和锦的契约。上述材料表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D.考古和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