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意大利是欧洲的重要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留下了独特的身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武将阿格里帕为供奉天体七神而兴建万神殿,609年以后则变成一座奉献给圣母的教堂。万神殿埋葬了安尼巴莱·卡拉齐、拉斐尔等多位意大利伟大艺术家。国家统一后,万神殿成为意大利国王的陵墓,埋葬有为统一做出重要贡献的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等。米开朗基罗盛赞万神殿这一具有罗马风格的漂亮的希腊式建筑是“天使创造之物”。

——据【英】昂纳、【英】弗莱明《世界艺术史》等改编

材料二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虽然在1434年确立了对共和国的统治地位,但在这之前的几起几伏以及确立统治地位后并未销声匿迹的党派斗争,常常使他们心有余悸。对人文主义的慷慨赞助,可以争取更多的普通市民,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宣传、巩固自己,排斥、削弱政敌的作用……在这里召开宗教会议,云集此地的各国宗教界权威人士亲眼目睹共和国文艺复兴的盛况,他们感受到了佛罗伦萨统治者治国有方,自然对其刮目相看,因而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家族的罗伦佐当政时期,他已不只是一个保护者、旁观者、赞助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艺术家和运动的实际领导者。

——摘自【英】赫伯特《美第奇家族兴亡史》

材料三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新建筑是商业和手工业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以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在当时是一直萦绕于市民心中的世纪工程……而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于死亡。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新建筑的样式和内饰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布鲁内列斯奇理解同胞们的这种心思,更深知只有在古典建筑艺术上推陈出新,才能建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建筑。为了设计穹顶,他到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回到佛罗伦萨后,布鲁内列斯奇提出了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使穹顶的建造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1420年,动工新建,布鲁内列斯奇亲自领导了整个施工过程。布鲁内列斯奇逝世以后他的墓被恭敬地建在主教堂的地下室里。

——据【美】麦克尼尔《瘟疫与人》、【英】大卫·沃特金《西方建筑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万神殿在历史变迁中所体现的观念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神殿是一座“具有罗马风格的希腊式建筑”。
(2)阅读材料二,指出美第奇家族“对人文主义慷慨赞助”的原因。
(3)材料三就佛罗伦萨大教堂这一建筑的价值提供了两种观点:①总体上认为“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②其穹顶体现了“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阐明你的理由。
2020-11-2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被誉为“万城之城”的罗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的律条很简单也很含糊,显然是在习惯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部法典保护全体自由公民的利益。个人行为和经济活动有了相对自由;妻子儿女可以靠法律保护自己从父权之下解放出来。

此后平民要求加入行政官员行列。自公元前367年起,执政官职位向平民开放。不久,两名执政官中总有一人出自平民便成为惯例。

公元前287年,平民又一次向贵族挑战。他们离开罗马迁到台伯河北岸。这一行动,迫使霍腾西阿法令得以通过,即特里布会议的决议对全体罗马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平民终于取得了宪法中的主人地位,罗马的民主开始引人注目。

﹣﹣季羡林等主编《从共和到帝国﹣﹣古罗马文明》


(1)材料一中的“这部法典”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从“这部法典”到“霍腾西阿法令”通过的这一时期内,所实施的法律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中①②处分别是什么建筑?简述两者所体现的文化价值。

材料三: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西方的中世纪文化几乎全部控制在天主教会手中,罗马教皇和教廷是天主教会的最高代表,因而,罗马和意大利也自然成为西方中世纪文化的中心。

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并迅速地发展于意大利,它把欧洲带入了文艺复兴时代,引导欧洲人乃至整个人类步入了近现代社会。

﹣﹣王军、王苏娜著《意大利文化简史》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艺术作品利用中世纪宗教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合法外衣,进行着革命性和开拓性的艺术创作活动,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试以西斯廷小教堂内的壁画为例,论证这一观点。②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建筑师们,大都经过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并力求于建筑中表现其进步思想。试以圣彼得大教堂为例,论证这一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