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市面上有一种源自日本的口服减肥产品——酵素,其本质是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混合物。可利用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为原料,以其上附着的天然菌种进行发酵,然后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酵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将酵素加入饲料中降解不易消化的成分,加入 ATP 可促进此过程
B.发酵前可以煮熟蔬果进行消毒,确保发酵过程无杂菌污染
C.将酵素添加进洗衣粉中配合沸水冲洗,可以帮助分解衣服上的油渍
D.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水解,无法起到减肥的作用
2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玉米子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由此提出假说:玉米子粒在发芽过程中产生了淀粉酶。为了验证上述假说,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产生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
B.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C.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高温处理过并冷却的发芽玉米提取液
D.预测试管1~4中的颜色依次为蓝色、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3 . 真核细胞中酶Р能催化前体RNA→成熟RNA。为研究其作用,科学家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酶Р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物质构成,去除RNA后,该酶失去催化功能。
实验二:实验组的前体rRNA中加入核液,对照组前体rRNA不做处理,结果两组前体rRNA都转变为成熟rRNA。
实验三:科学家设计新实验直接证明酶P中起催化作用的是RNA。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合成rRNA的原料也能用于合成酶P
B.实验一说明酶P的功能与其组成成分蛋白质无关
C.实验二说明加工rRNA的酶存在于核液中
D.实验三的做法是去除酶P的RNA进行实验
4 .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说明_____
(2)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膜蛋白类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锚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
试剂甲++++--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还能保持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
(3)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_,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_____(填编号)
(4)研究发现,细胞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是生命活动高度有序的保障。例如细胞运动、跨膜运输及_____等都具有方向性,这些方向性的维持依赖于膜蛋白、膜脂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5 . 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图一、图二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图三其他条件适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y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
(3)图一的实验中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能降低酶的催化效率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不同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原理不同,如图表示两种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原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某抑制剂,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答“增大”、“减小”或“不变”),则该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答“增大”、“减小”或“不变”),则该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属于模型B。
6 . 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各种有机物的参与,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既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构建细胞
B.腺嘌呤可以存在于DNA、RNA、ATP 和某些酶分子中
C.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消化道内可彻底水解为葡萄糖
D.单链RNA中也可能存在由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
2022-03-05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4组实验,4支试管均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氧溶液,其他条件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a组与b组进行对照,可说明加热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B.b组与d组进行对照,可说明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C.a、c、d组两两对照,可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加热使b组反应加快,推测加热定使d组反应进一步加快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1)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可能的原因________
(2)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的活性。为探究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竞争性抑制剂还是非竞争性抑制剂,采取的实验思路大致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浓度合适并使酶活性充分发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________,同时不断提高________,观察,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竞争性抑制剂,对应图2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
(3)底物浓度相对值小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此时增加酶的量________(“会”还是“不会”)加快反应速率;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此时增加酶的量,________(“会”还是“不会”)增加产物的量。
2022-02-28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在东京奥运会上,广东籍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男子100米跑的亚洲新纪录,成为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人。下列有关短跑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直接为短跑运动提供能量
B.短跑过程中细胞内的ATP含量急剧下降
C.单独通过肌肉细胞的收缩与舒张就能完成短跑运动
D.短跑过程中的细胞代谢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才能完成
2022-02-02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B.所有的酶都不含核糖
C.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参与
D.酶和ATP的合成都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