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某植物为两性花植物,其花色和茎色均有两种,花色由基因A、a控制,茎色由基因B、b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亲本杂交组合F1表型及其数量
红花紫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白花绿茎
白花紫茎(甲)×白花绿茎(乙)98104311297
红花紫茎(丙)×白花紫茎(丁)00612199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
(2)实验Ⅰ中,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
(3)实验Ⅱ中,若以红花紫茎(丙)为母本,在授粉前需对其进行_____操作:若使F1中的白花紫茎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紫茎:白花绿茎:红花紫茎:红花绿茎=_____
(4)茎色的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请用遗传图解演绎白花绿茎(乙)与红花紫茎(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要写配子)。_____
2022-05-1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暨临川一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2 . 家兔的脂肪有白色和淡黄色两种,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F、f控制。现有甲、乙、丙三组家兔,甲组家兔都是淡黄色脂肪兔,乙、丙两组家兔都是白色脂肪兔,某研究小组利用这三组家兔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让甲组中的雌雄淡黄色脂肪兔交配,F1全为淡黄色脂肪兔;
实验二:让乙组中的雌雄白色脂肪兔交配,F1中的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3:1
实验三:让丙组中的白色脂肪兔与甲组中的淡黄色脂肪兔交配,F1中的白色脂肪兔:淡货色脂肪兔=1: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实验三能否判断该对性状的显隐性?_____,其依据是_____
(2)某个白色脂肪兔种群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FF:Ff:ff=8:1:1,若让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
(3)家兔种群中白色脂肪兔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淡黄色脂肪兔的基因组成是_____
(4)实验二的F1中的白色脂肪兔与亲本中的白色脂肪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出现性状分离的是实验_____
2022-05-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暨临川一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3 . 某昆虫种群雌雄个体均有灰色和黑色体色、背部红斑纹和黄斑纹性状。已知灰色和黑色体色性状由基因A、a控制,红斑纹和黄斑纹性状由基因B、b控制,一对亲本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F1表现型及比例
黑色体色、红斑纹(♀)×
灰色体色、黄斑纹(♂)
1灰色体色、红斑纹(♀):1灰色体色、红斑纹
(♂):1灰色体色、黄斑纹(♀):1灰色体色、黄斑纹(♂)

(1)由上述亲本杂交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体色的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由上述亲本杂交实验结果_____(能/不能)确定红斑纹和黄斑纹性状的显隐性,若已知控制红斑纹和黄斑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显性性状为_____
(3)现通过子一代(F1)红斑纹个体间的杂交实验,依据子二代(F2)性状来判断B、b这对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要求写出具体性状分离比,包括性别,不考虑伴XY同源区段遗传
①若F2雌雄均出现红斑纹和黄斑纹,且比例为3:1,则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F2全为红斑纹,则红斑纹为_____(填“显”或“隐”)性,且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染色体上。
③若F2_____,则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022-05-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联考试题
4 . 果蝇因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多且明显而成为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时,要求实验材料的繁殖能力强、后代数量多的原因主要是_____
(2)果蝇某正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如图a,发生某种变化后其基因分布如图b,据此分析:
①朱红眼与白眼不是相对性状的原因是_____
②图b中的染色体发生了_____,导致其基因分布与正常染色体差异明显。
(3)研究发现果蝇有的对CO2敏感、有的耐受。研究人员利用敏感型果蝇品系(对CO2敏感)和耐受型果蝇品系(对CO2耐受)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一:敏感型雌果蝇与耐受型雄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耐受型雌果蝇与敏感型雄果蝇杂交,后代全为耐受型。
分析实验结果,推测控制果蝇对CO2敏感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
实验二:将耐受型雌果蝇的体细胞核移入敏感型雌果蝇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进一步培育得到克隆果蝇。将该果蝇与耐受型果蝇杂交。
预期实验二的杂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
(4)果蝇的眼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长期调查发现眼色对果蝇的生存无影响。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现有一个较大且稳定的自然种群,雌雄个体比例为1:1,其中红眼雌果蝇个体占种群个体数的48%,据此推测该群体中白眼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
5 .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物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豌豆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别亲本处理办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白色子叶
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
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405粒
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去除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6粒0
实验四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297粒101粒
(1)通过实验_____可知植物种子子叶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如果用B代表显性基因,b代表隐性基因,则甲乙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
(2)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纯合子的理论值是_____粒。
(3)将实验三所结的种子全部种下,自然状态下所结的种子子叶颜色比例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____
(4)若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实验四所结的种子中应有_____粒紫色子叶种子。
6 . 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图乙为雄果蝇性染色体的示意图,图中Ⅰ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为非同源部分。请分析回答: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________,也有可能位于________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判断。
实验步骤: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用________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
7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饱满和干瘪两种籽粒,其中干瘪籽粒无发芽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籽粒饱满和干瘪是受一对遗传因子D/d控制的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__定律,该甲品系玉米的表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籽粒。
(2)将甲品系玉米种群中所有饱满籽粒种植后进行自交,若F1中饱满籽粒植株∶干瘪籽粒植株=9∶1,则亲本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让F1中杂合的玉米植株自交后,收集其饱满籽粒并种植发育为植株后,再让其进行自交,有些植株果穗上约有1/4干瘪籽粒,这些植株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
(3)玉米籽粒的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D/d、Y/y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让两株玉米植株杂交得到F1,若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饱满籽粒∶白色饱满籽粒∶黄色干瘪籽粒∶白色干瘪籽粒=3∶3∶1∶1,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____________,F1中具有发芽能力的籽粒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4)科学家为避免干瘪籽粒的频繁出现,需要获取纯合的饱满籽粒玉米。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探究某甲品系玉米植株果穗上的饱满籽粒是否都是杂合子Dd,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则该甲品系的玉米植株果穗上的饱满籽粒都是杂合子Dd;
_____________,则该甲品系的玉米植株果穗上的饱满籽粒_____________
8 . 黄颡鱼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背部的黑褐色和灰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都未知。现有一群纯合的黑褐色和灰黄色个体,小彬同学用纯合黑褐色雌黄颡鱼和纯合灰黄色雄黄颡鱼杂交,F1全为黑褐色,F2有黑褐色(♀)、黑褐色(♂)和灰黄色(♂)三种类型,比例为2:1: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小彬同学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显性性状是_____,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的理由是_____
(2)根据小彬同学的杂交实验结果,舒莹同学认为控制黄颡鱼背部颜色的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能确定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从题干中选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方案以进一步确定B/b基因的位置。_____(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2022-02-1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9 . 果蝇常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果蝇的眼形和翅形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圆眼长翅雄果蝇与一只圆眼残翅雌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3:3:1:1(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
①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写出两点);从题中信息可判断果蝇眼形和翅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果蝇眼形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某同学认为,根据上述结果不能确定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残翅性状是由Ⅲ号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基因(a)控制,现有纯合残翅红眼(雌雄均有)和纯合长翅白眼(雌雄均有)果蝇,欲通过杂交方法,在F2中获得纯合残翅白眼果蝇,请以遗传图解的方式,写出育种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1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10 . 玉米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玉米茎的高度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玉米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之分,其性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穗的颜色有红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M、m控制。在一试验田中,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中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的个体,能否作为研究伴性遗传的实验材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茎玉米(Dd)自交,子代高茎玉米∶矮茎玉米=3∶1,该比例出现的前提是__________(至少2点)。
(3)将某批红色果穗的种子种植,统计自然状态下得到的子代植株果穗的颜色为红色∶黄色=8∶1,根据该现象,可以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