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与野生型新冠病毒(一种RNA病毒)相比,其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传染性更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奥密克戎”毒株的核酸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有核糖
B.“奥密克戎”毒株的碱基种类和排列顺序与野生型新冠病毒均不同
C.“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强,是因为“奥密克戎”毒株在无机环境中繁殖得更快
D.每天适量饮酒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因为酒精可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2024-04-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翰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 . 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该病毒。下图是免疫系统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m过程指的是____免疫,____(填序号)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2)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其一是病原体的直接接触,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涉及到的免疫活性物质甲和乙分别是________
(4)当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机体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是____,抗体是由图中____细胞(填数字)产生的,该细胞是由____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5)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机体免疫能力过强时产生的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属于____病。若抗原为HIV,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细胞(填数字)。
2024-01-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如图1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x、y表示化学元素,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D、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图2为某种脑啡肽的结构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则A代表____________
(2)组成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小分子c是____________;D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若d为动物细胞膜特有的脂质,则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一个脑啡肽是由_____________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该反应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
(5)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不同,红细胞主要承担运输氧的功能,心肌细胞承担心脏律动的作用,请从组成蛋白质的结构角度分析这两种细胞功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3中核酸乙中不同于核酸甲的碱基对应的单体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关键是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中含有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能够和人体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特异性结合,从而侵入人体细胞。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获得了5种与RBD高亲和的小蛋白,命名为LCB1~LCB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LCB1~LCB5的空间结构不同,则其和RBD的亲和力可能不同
B.LCB1~LCB5可能具有和ACE2相似的结构域
C.每种LCB的氨基酸序列只能推测出一种相应的mRNA序列
D.利用蛋白质工程合成LCB1~LCB5的过程遵循中心法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侵染的关键步骤是病毒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 ACE2特异结合。制备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将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收集 X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筛选过程至少需要两次,第一次筛选所用的培养基从用途上分类,属于____培养基,第二次筛选中筛选出____
(2)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蛋白质工程制备S蛋白的抗体S成为可能。首先利用抗体S中的氨基酸序列逆推出抗体基因S中的核苷酸序列,其运用的原理有____,然后人工合成抗体基因 S。但不能直接将抗体基因S注入受体菌中来生产抗体S,其原因是____
(3)抗体S在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将获得广泛应用,包括____(答2点)。
(4)科学家还通过纳米脂质颗粒LNP 使S蛋白的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方式进行靶向呈递抗原,过程如图所示。

①图中编码新冠病毒抗原S蛋白的mRNA封装在LNP中进入细胞,若内体小泡中的 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____识别,使该外来 mRNA 降解;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____识别,以免被降解。
②与DNA疫苗相比,mRNA 疫苗的安全性更有优势,这是因为 mRNA疫苗不会进入____内,减少了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风险。与灭活病毒疫苗相比,RNA疫苗的优点有____(答2点)。
2024-01-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中,随着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然对种群数量起制约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影响人口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B.制约因素只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直接影响种群数量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没有反馈调节作用,因此无法调节种群数量
D.“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小
7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 mRNA疫苗得以开发。将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mRNA注入人体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的上述mRNA 会在人体内翻译出S蛋白
B.针对S蛋白产生的抗体可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
C.注射mRNA疫苗可有效预防多种冠状病毒感染
D.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人体特异性免疫
8 .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支原体与蓝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支原体不具备细胞壁
C.支原体属于遗传物质为DNA的原核生物
D.引发支原体肺炎与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均没有细胞核,均属于原核生物
9 .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事实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A.新冠病毒只有侵入活细胞后才能增殖B.单细胞的变形虫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
2023-12-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如图1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反应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的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用曲线A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_____(填序号),在图1所示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该细胞的作用是_____
(2)当机体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记忆B细胞的细胞周期将_____(填“变短”“变长”或“基本不变”)。
(3)图2中,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X和抗原Y,则表示针对抗原X、抗原Y的抗体的产生量的曲线分别是_____,其中针对抗原X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有_____
(4)新型冠状病毒与病菌在免疫学上都可被称作_____,前者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其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_____吞噬消化。
2023-11-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