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蔓延,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据下图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A.疫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保证机体一定不会被新冠病毒感染
B.疫苗可以直接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消灭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
C.注射灭活疫苗可以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D.注射灭活疫苗可以促使效应B细胞快速分泌抗体,与细胞中的新冠病毒抗原结合
2 .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灭活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两剂或三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新冠病毒在完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再经灭活和纯化,可制成灭活疫苗
B.灭活的疫苗保留了抗原特性,能诱发机体产生多种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C.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产生的记忆细胞都来自T细胞
D.第二次接种疫苗,人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泌抗体
3 .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条正链RNA病毒,遗传物质能直接作为翻译模板。人体感染该病毒后常常导致严重的肺部炎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DNA病毒相比,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B.在宿主细胞内,新冠病毒的RNA能指导子代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C.新冠病毒不能侵染肺部之外的细胞是因为其他细胞缺乏相关受体蛋白
D.新冠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RNA进入宿主细胞,蛋白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4 . HIV与新冠病毒均属于RNA病毒,但它们具有不同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IV遗传信息流动遵循中心法则,而新冠病毒不遵循
B.新冠病毒与HIV均能通过飞沫或血液传播
C.HIV具有2条RNA作为遗传物质
D.新冠患者感染初期体温升高,不利于对抗病毒感染
2021-12-20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高级中学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5 . 据媒体报道,在印度各地发现了多达240种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40种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的存在说明变异具有多方向性
B.若某人核酸检测一次为阴性,即可证明他未感染新冠病毒
C.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是防控新冠病毒的有效方式
D.变异毒株的广泛存在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6 .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比双链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B.接种新冠疫苗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C.已接种新冠疫苗者的血浆中可能有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D.某些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进行肺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肺移植成功率
2021-11-23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份选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同一新冠病毒上存在不同种类的抗原分子,截止2021年9月,我国已研制出多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并上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侵入人体的新冠病毒可同时使多种B细胞致敏
B.灭活新冠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可直接活化辅助T细胞
C.两次或多次注射同种灭活疫苗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抗体
D.给新冠感染者及时注射灭活疫苗可减轻病症,降低发病率
2021-11-15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IFN-I是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干扰素,具有广抗病毒活性,已被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人员对新冠患者的病情与IFN-I的相关性进行了3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①: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IFN-I。
研究②: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I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该种抗体,血清中检测到IFN-I。
研究③:3.5%危重症患者存在IFN-I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I治疗
B.研究③中3.5%的危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自身免疫病
C.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I
D.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I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
2021-11-09更新 | 3259次组卷 | 24卷引用:生物-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浙江专用)(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9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黑茶是一种发酵茶,因良好的降脂解腻效果而深受喜爱,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压制和陈化等过程。杀青操作为将茶叶放入300℃左右的铁锅中炒制2分钟;随后将茶叶揉制15分钟初揉成茶坯;渥堆时将茶坯堆积到高约1m,在茶堆表面覆盖湿布,堆积至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手伸入茶堆感觉到发热、茶团粘性变小;再次揉制6分钟左右后,将茶叶置于70℃左右环境下烘焙干燥;随后压制成型置于适宜条件下自然陈化。
(1)杀青能快速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同时还能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茶叶中茶多酚等营养成分的分解。
(2)渥堆时将茶坯堆积并覆盖湿布的目的是________;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说明_______;揉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3)陈化能够使黑茶具有独特的风味物质。经研究发现,风味物质的形成主要与青霉、黑曲霉和酵母菌等真菌相关,筛选风味物质相关菌种使用________(填方法)最简便。该过程往往会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乳酸,添加乳酸的目的是_______。筛选出的菌种最终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二)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作为特异性探针广泛的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肿瘤检测、激素测定等,同时还可以用于靶向药物的开发。
(4)制作单抗时,先用特定抗原刺激动物,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使______细胞产生抗体;随后将相关细胞分离出来,利用______介导,使其与可以无限传代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_____后,即可获得来自单一细胞的既能产生特异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克隆。
(5)获得杂交瘤克隆后可以进行体外培养,然后从______得到单抗;也可以_____,然后从腹水中分离出单抗。
(6)科学家在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靶向药物过程中,应以______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单克隆抗体后,_______即可获得导向性强的靶向药物。
2021-10-12更新 | 40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10 . 新冠病毒具有外层脂类膜,侵入人体后在宿主细胞内质网处将结构蛋白和基因组RNA装配成新的病毒颗粒并通过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的结构蛋白依赖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合成
B.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完成了其自身RNA的复制
C.内质网中装配成的新病毒颗粒具有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D.包含新冠病毒的分泌泡具有识别细胞膜的能力
2021-06-03更新 | 50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高三6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方向性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