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中脑边缘的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可以使人感觉愉悦。甲基苯丙胺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其中A、B表示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表示__________,据图分析,甲基苯丙胺作为兴奋剂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的原理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
(2)多巴胺被释放后,以___________的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结构B上的___________结合后,B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
(3)兴奋只能由A所在的细胞传给B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4-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理综生物试题
2 . 2022年10月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女性产后易得抑郁症的概率可达到10%~15%。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5-羟色胺(5-HT,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相对或绝对的不足或缺乏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5-HT时,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组织液中的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引起Na+内流
C.女性产后易得抑郁症,是由于女性大脑合成的5-HT突然减少所致
D.抑制5-HT重吸收或抑制5–HT被相关酶分解可达到抗抑郁的效果
3 . 可卡因是一种使人成瘾的毒品。科研人员给小鼠持续注射可卡因,获得毒品成瘾模型鼠。停止可卡因注射后,分别检测不同小鼠大脑皮层运动区部分神经元的突触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借助化学信号向树突传递信息
B.成瘾时维持大脑兴奋需摄入的可卡因会减少
C.运动可通过恢复突触新生来减弱毒品依赖
D.该研究可为运动戒毒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4 . 长时程增强作用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增强的现象,能够同步刺激两个神经元,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nNOS是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能以精氨酸为底物,利用氧生成NO和瓜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谷氨酸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与多种特异性受体结合
B.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NO,作为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
C.若抑制钙调蛋白活性,可能会导致长时程增强作用增强
D.若用药物阻断N受体,长时程增强现象将不会发生
5 . 某镇痛剂的作用机理是:当其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后,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导致突触小泡无法与突触前膜接触,从而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该镇痛剂会使快感阈值升高(维持相应的神经兴奋水平需要更多的药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疼痛在____________形成,该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
(2)镇痛剂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后,神经元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该镇痛剂缓解疼痛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上述镇痛剂镇痛效果较好,但若长期使用很容易使人上瘾,造成药物依赖,其原因是长期使用该镇痛剂会导致____________。长期使用的人还容易患恶性肿瘤,这是患者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受影响所致。
2023-02-12更新 | 4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6 . 人被蚊子叮咬后,叮咬处会又痛又痒,从而产生抓挠行为,有的人还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薄荷醇(薄荷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止痒,近来的研究揭示了薄荷止痒的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蚊子叮咬人体后,机体有关细胞释放组织胺到体液中,可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随后,血浆渗出引起组织液____________,从而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
(2)已知感受器感受致痒物或薄荷醇是依靠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这些受体大都是___________。人感觉痒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被叮咬者会不自觉地用手指触摸叮咬部位,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在图中③处发生的信号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
(3)据图阐述开发新型止痒剂的理论方案,并阐明其止痒机理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023-02-12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7 . 由于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神经中枢引起的兴奋可能并不会立即消失,而会延续一段时间。如图甲为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各结构均正常,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的电流表:图乙是将某神经元浸润在三种浓度的NaCl溶液中,然后给予相同的刺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请据图回答:

(1)若在图甲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发生偏转,而N的指针未发生偏转,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N的指针偏转,则其偏转次数的情况是____(填“一次”“两次”或“多次”)。
(2)A、B、C是图甲中三个位点,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点应在____点,放药点应分别在____点。
(3)图乙实验的结果说明_________(填“动作电位”或“静息电位”)的大小与膜外钠离子浓度有关。
(4)河豚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结合。先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细胞,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细胞移至高浓度Na Cl溶液中,给予足够刺激,结果膜电位变化大幅下降。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3-02-09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生物试题
8 . 下图1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为探索抑郁症的发生与5-HT含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据图1可知,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突触间隙,与_____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分解,大部分_______
(2)研究者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
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
C.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D.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后膜内5-HT含量逐步提高
(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中结果可归纳为:____
组别数量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10只0.860.59
模型组10只0.650.99
(4)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miR-16作用原理如图2.据图2可知中缝核miR-16可通过阻断SERT表达的________过程抑制SERT的合成。

(5)综上研究,请写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_________
9 .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镇痛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痛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痛觉的产生过程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芬太尼镇痛作用的机理是;芬太尼与受体结合→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痛感减轻。
(3)芬太尼能有效止痛,但频繁或过量使用芬太尼止痛,会影响幼儿大脑发育而导致自闭症。现有生理状态相同且发育良好的新生幼鼠若干、芬太尼和生理盐水,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多次使用芬太尼能诱发新生幼鼠出现自闭症的行为表现,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06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10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传递涉及许多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是由前体物质_____经过中间产物转变而来的,轴突末梢中的囊泡和突触前膜融合的触发机制是_____
(2)一般情况下,突触小体可以与下个神经元的_____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甲图中多巴胺释放后引起Ca2+进入神经细胞的完整过程是:多巴胺释放后被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接受,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细胞中的cAMP浓度增加,活化了蛋白激酶,催化细胞膜上Ca2+通道蛋白磷酸化,Ca2+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图中a和b分别具体表示的是______
(3)乙图是用生物电生理仪在图甲所示位置(一端在细胞膜内,一端在细胞膜外)记录到的一次动作电位变化情况。若将两个微电极都调到神经细胞膜外的不同部位,请将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绘制在下图中。

(4)K+通道阻滞剂是治疗心率异常的重要药物,而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变化的情况和神经细胞类似,则K+通道阻滞剂主要影响乙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序号)阶段。
2023-01-19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