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下图示三种抗癫痫药物氨乙烯酸、拉考沙胺和托吡酯的作用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氨酸是一种小分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B.过度释放谷氨酸和GABA都可能诱发癫痫
C.氨乙烯酸与拉考沙胺抗癫痫的作用机理相同
D.由图推测拉托吡酯比考沙胺的治疗效果更佳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语言功能衰退等。乙酰胆碱是一种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产物可被突触前膜回收。石杉碱甲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但可以说话,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发生障碍
B.石杉碱甲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而延长乙酰胆碱的作用时间
C.降低患者乙酰胆碱的分泌量也是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思路
D.语言和记忆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形式
3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发病机制如下:患者体内突触小体处的部分C5蛋白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C5a可激活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C5b参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可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C5a的抗体可以减轻患者ALS病情
B.C5a、C5b作为神经递质影响神经元和肌细胞活性
C.巨噬细胞攻击可能导致神经-肌细胞处的突触减少
D.运动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影响肌细胞的活动
4 . 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科学家对它的发病机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这将更有利于我们战胜抑郁。下面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抑郁症发病机理的两种假说,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单胺假说: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有关。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5-HT需通过____方式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____
②根据上图提供的有关信息,试分析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降低的原因____
(2)神经内分泌假说:抑郁症的发生与CRH密切相关,CRH的分泌活动受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调控。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如下图表示:

   

①图中ACTH的中文名称是____。GC可作用于全身细胞,但海马神经元产生的生理效应比其他组织细胞更显著,试从细胞结构的角度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
②GC不能直接促进平滑肌收缩,但它的存在可增强去甲肾上腺素(NK)促进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请利用小肠平滑肌,设计实验验证GC与NK存在允许作用。
实验思路:____
实验结果: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发现,人体长时间不休息会产生过多腺苷,一定量的腺苷与觉醒神经元上的腺苷受体结合会使神经元细胞膜上的K+通道开放,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咖啡具有提神功能,其中的咖啡因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分子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产生腺苷,经胞吐释放至突触间隙
B.腺苷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腺苷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觉醒神经元K+外流
C.咖啡因成瘾后不摄入咖啡因会持续困倦,原因可能是机体减少了腺苷的分泌
D.咖啡因能提神的原因是它竞争性地与腺苷受体结合,解除腺苷对觉醒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6 . 神经毒性物质积累会使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造成细胞损伤,导致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又称“渐冻症”。分布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NMDA不仅能识别神经递质,还是一种通道蛋白。下图中①~④为兴奋传递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末梢
B.图中②过程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由图中③与④过程可知谷氨酸可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兴奋
D.ALS患者服用抑制谷氨酸释放的药物可缓解病症
7 . 由于家庭、个人性格、人际交往、学业压力、遗传等因素,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在逐年提升。研究表明,氯胺酮能促进神经细胞对多巴胺的释放,并抑制其被重摄取回到神经细胞,同时也会抑制神经细胞对5-羟色胺的重摄取,从而达到治疗重度抑郁的效果;氯胺酮用量不当会干扰交感神经的作用,引起心脏功能异常等副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多巴胺,引起突触后膜Cl⁻内流
B.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当其活动占优势时,会引起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减弱
C.氯胺酮能使突触间隙中兴奋性递质数量增加,长期使用可能成瘾
D.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适量运动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2024-01-0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四)生物试题
8 . 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通道蛋白的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B.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开放
C.“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
D.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减少
9 . 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______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_____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_____(“增多”“减少”或“不变”)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减弱”或“增强”),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Ƴ-氨基丁酸,Ƴ-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_____,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______(“兴奋”或“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增多”或“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10 .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的神经元,进而引起人体多巴胺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可卡因还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吸食可卡因者会产生心理依赖性。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存储在细胞A中的____内,以____的形式释放到细胞A和细胞B的间隙。当人在高兴时,细胞B的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
(2)正常情况下多巴胺____,因此突触后膜并不会持续兴奋。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
(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填“上升”或“下降”),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
2023-12-06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