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血清素(5-羟色胺)是一种可以影响情绪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抑制性神经递质,是天然的“情绪稳定剂”。光照与季节变换会影响血清素的合成与释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清素的分泌方式是______,此过程与______(细胞器)有关。血清素发挥作用时在神经元间只能单方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2)血清素通过突触间隙______(填“扩散”或“自由扩散”)到突触后膜的附近,并与之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光照不足的秋冬季引起的季节性情绪障碍(简称SAD),是一种感情或情绪的失调。请根据题中信息推测SAD在秋冬季症状更明显的原因是______
(4)血清素是褪黑素(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的前体物质,请分析白天接受充足光照可促进夜晚睡眠的原因是______

2 . 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抑郁症患者的5-HT水平较低。释放的5-HT发挥作用后,部分5-HT被膜上的5-HT转运体重吸收进入突触前神经元。氟西汀是一种抗抑郁药物,能抑制5-HT转运体的功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5-HT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
B.5-HT转运体位于突触前膜上,能识别并转运5-HT
C.氟西汀是通过促进5-HT的释放来改善抑郁症状的
D.5-HT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后,会引起大量内流
3 . 人体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嗓子痛等症状。机体疼痛和发热现象与前列腺素E(简称PGE)密切相关,部分机理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侵入人体时,___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其在体内扩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由___识别并裂解。
(2)人体感染病毒后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的致痛物质可刺激痛感受器,引起细胞膜上___,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传导至___产生痛觉。
(3)布洛芬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镇痛退热的效果。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为了缓解疼痛,常使用布洛芬。请据图分析布洛芬镇痛的机理:___
2024-03-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4 . 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降低有关,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新型抗抑郁药物,其药理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SSRI作用于5-HT转运载体阻止5-羟色胺回收来治疗抑郁症
B.5-羟色胺能使兴奋传递中的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C.5-HT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发挥作用的过程需要内环境参与
D.缺氧会影响神经递质释放,但不影响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021-12-17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0·江苏·三模
5 . 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 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GABA离子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进一步证明了GABA是一种_____ (兴奋、抑制)性的神经递质。
(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_______,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_______,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______ (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4)研究表明: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从而导致机体对病毒、真菌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降低,据此推测,上图中相当于T细胞的是_________ (突触前神经细胞、突触后神经细胞)。
2019-01-30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