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帕金森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节律性震颤),下图甲是患者中脑内纹状体通过抑制黑质影响神经元a释放多巴胺,而黑质也可以通过抑制纹状体而影响神经元b释放乙酰胆碱,以上两种途径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表示抑制);图乙表示患者用某种特效药Ⅰ后的效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b神经元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联系题干分析其原因是_____;脑中神经元a可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说明_____
(2)由图可知,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_____,多巴胺合成及分泌_____。(两空均填“增多”或“减少”)
(3)某科研所研制了另一种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特效药Ⅱ,欲证明特效药Ⅱ有治疗效果,应该观察_____;欲证明特效药Ⅱ与特效药Ⅰ的作用机理是否相同,应该测定_____
2023-12-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建筑工人不慎被一枚长钉扎入脚掌,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若图 1 为 其体内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 为反射弧上的位点,D 为神经与肌肉接头部位。据图作答。

(1)与大叫一声哎呀……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 ____________ 区。
(2)若对 A 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____________;若刺激图 1 中M 点,则 A 点 ____________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
(3)研究表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 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 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 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电表接于 H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 2 所示,这是 因为此时突触后膜处于静息状态存在电位差,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②在突触间隙注入适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 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_____________
(3)被长钉扎入后,可能会感染破伤风杆菌,此时应注射破伤风杆菌疫苗,注射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___(抗体/抗原)。免疫系统能消灭一定数量的疫苗杆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3 .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有机磷农药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受抑制,而蝎毒能破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X可能为生理盐水、有机磷农药或蝎毒(  )
选项预期实验现象结论
Ab处释放神经递质X是生理盐水
Bc处神经递质明显增多X是蝎毒
Cd处未产生神经冲动X是有机磷农药
Dd处持续兴奋X是有机磷农药

A.AB.BC.CD.D
2023-12-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昆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中脑边缘多巴胺紧绕甩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传播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是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接受刺激时,突触小泡中的多巴胺以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特点)、图中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是______
(2)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中枢兴奋剂。据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导致突触后膜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_______(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的时间,吸食可卡因会使人上瘾,原因是长期刺激后,吸食者突触后膜上的______,使突触变得不敏感,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吸食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持续兴奋。
5 . 当人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情绪。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抑郁。有假说认为抑郁症与脑中神经递质NE (去甲肾上腺素)、5-HT (5-羟色胺)等不足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NE 储存在__________中,NE 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5-HT 在发挥作用后, 一般不会再持续发挥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M 能降解 NE 或5-HT。M 抑制剂是一种抗抑郁药,请推测其抗抑郁的机制为________
(4)为了研发抗抑郁药,科研人员研究了柴胡皂苷A 对抑郁模型大鼠脑中 NE、5-HT 含量的 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A (正常大鼠)、B(抑郁模型大鼠)、C(抑郁模型大鼠+柴胡皂苷 A)三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科研人员认为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情况有所改善,根据结果分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抑郁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神经生物学方面因素,还有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从后天环境因素的角度考虑,预防抑郁症,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答出1点)。
6 . 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巴胺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B.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或回收到突触前神经元
C.可卡因会阻止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长期吸食可卡因会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数量持续增多
7 . 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的神经递质,人体内还有抑制性神经递质,一般一个神经元只释放一种神经递质。下图为某同学手指接触到针尖引起的缩手反射示意图,a~e表示不同的神经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会产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内的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引起屈肌收缩。
(3)若刺激神经纤维上的N点,神经元b无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发生缩手反射时伸肌舒张,神经元d兴奋而e不兴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直接刺激新鲜的神经—骨骼肌标本相关传出神经后,肌肉标本会收缩。若用新斯的明(药物)处理新鲜的神经—骨骼肌标本后,再刺激相关传出神经,肌肉标本会出现痉挛(持续异常收缩),分析原因可能是该药物_______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研究证明抑郁症的发生与5-羟色胺(5-HT)等物质的含量降低有关。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突触间隙中的5-HT有一部分会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SSRI是一种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SSRI的疗效通常在几周后才显现,如图2所示。

(1)5—HT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会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填电位变化),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2)5—HT能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双向传递。5-HT被重新摄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3)据题意推测抑郁症患者神经细胞间5―HT含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
(4)由图1分析,SSRI药物缓解抑郁情绪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由图2分析,SSRI的疗效具有滞后效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9 . 某兴趣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得到了以下四种与神经调节方面相关的药物及其作用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药物作用机理
促进Cl-通道的打开
促进神经细胞末梢乙酰胆碱(Ach)的合成和释放
抑制突触间隙中Ach酶的活性
与Ach受体结合,打开突触后膜Na+的通道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____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
(2)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做抗原,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使得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从免疫角度分析,重症肌无力是一种______________病。根据病因,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表中的药物进行治疗。
(3)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已被称为世界上当前的“流行病”之一,在发达国家被列为第四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致病原因主要是Ach显著减少。根据以上表格资料,除了应用与乙酰胆碱作用相似的神经药物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治疗思路)。
10 . 如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其中效应器是____(填序号),效应器由_______组成。
(2)刺激图甲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该变化是由____引起的。
(3)神经递质由图丙中4释放到____(填内环境成分)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不能由6传到4的原因是_____
(4)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上升。长期刺激后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
2023-11-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