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1 . 刺激小鼠足底皮肤,小鼠出现缩足等行为,下图表示该反射反射弧部分结构,其中a点位于该神经靠近中枢的一端,b点位于该神经远离中枢的一端。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刺激图中a点或b点引起小鼠出现缩足等行为,该反应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
(2)为判断该神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在图中的m处实施麻醉处理,阻断兴奋传导后,再在a点和b点分别给予适宜刺激,观察小鼠是否出现缩足等行为。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若____,则该神经是____
②若____,则该神经是____
(3)持续地热刺激用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足部,观察出现缩足行为的时间,此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于客观评价镇痛类药物的药效。据此完成比较新型药物X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药效的实验思路:将实验小鼠平均分成甲、乙、丙3组,____
2024-04-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
2 . 刺激小鼠足底皮肤,小鼠出现缩足等行为,下图表示该反射反射弧部分结构,其中a点位于该神经靠近中枢的一端,b点位于该神经远离中枢的一端。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
(2)为判断该神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在图中的m处实施麻醉处理,阻断兴奋传导后,再在a点和b点分别给予适宜刺激,观察小鼠是否出现缩足等行为。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若___,则该神经是___
②若___,则该神经是___
(3)持续地热刺激用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足部,观察出现缩足行为的时间,此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于客观评价镇痛类药物的药效。据此完成比较新型药物X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药效的实验思路:将实验小鼠平均分成甲、乙、丙3组,___
2024-04-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人饮酒后会促进某些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氨基丁酸(GABA),GABA作用于突触后膜会促进内流,进而引起神经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GABA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B.GABA进入突触后膜,使膜内外电位差降低
C.GABA等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回收或降解
D.以上内容可作为禁止酒驾的生理学依据
2024-04-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4 . 为研究双黄连解救乌头碱中毒的效果,某课题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双黄连对乌头碱导致大鼠心肌细胞Na+通道电流(INa)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完善实验思路,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新生大鼠、胎牛血清、乌头碱、双黄连、NaCl溶液、胰蛋白酶等。
实验用具:略。
(1)实验思路:
①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取小鼠心室肌剪成1mm3大小的组织块,用______________处理,制成细胞悬液。
②记录心肌细胞在不同钳制电压下的INa数据。为了降低心肌细胞膜Na+电流强度以减少实验误差,需__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培养液中的NaCl浓度,并加入相关化合物,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③待心肌细胞INa稳定后,在观察的心肌细胞周围用微量移液器加入_____________,五分钟后INa基本稳定,观察记录不同钳制电压下心肌细胞INa的变化。
④将______________加入观察的心肌细胞周围,五分钟后INa基本稳定,观察记录不同钳制电压下心肌细胞INa的变化。
(2)结果分析:

①由图甲可知,双黄连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解救乌头碱中毒。
②多种药物或毒素,如局麻药、抗惊厥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常常与Na+通道有不同的亲和性。综上所述并结合实验结果,推测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双黄连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③预测加入双黄连后对大鼠心肌细胞INa的影响________,并在图乙中表示____
2024-04-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期中模拟卷02(含参考答案)-【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5 .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能引起Cl-内流的神经递质。当人体摄入酒精后,会促进GABA释放、减少多巴胺释放,导致神经麻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GABA需要消耗ATP
B.GABA能降低突触后膜内外电位差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被回收
D.题干信息可作为禁止酒后驾驶的生理学依据
6 . 炎症是一种正常的保护性生理防御过程,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造成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时,炎症信号通过传入迷走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再经传出迷走神经,引起脾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NE激活脾脏中特殊的T细胞,使其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α7nAChR,激活免疫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部分作用机理如图。

(1)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中的______,其能在机体免疫的______中发挥重要作用。(编号选填)
①淋巴细胞②吞噬细胞③第一道防线④第二道防线⑤第三道防线
(2)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NE②ACh③α7nAChR④NE受体⑤炎症因子
(3)传出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脾神经上的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______(阳离子/阴离子)内流,此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
(4)在炎症反应中,炎症信号促进NE释放的过程为______;炎症物质通过一系列过程激活免疫细胞发挥抗炎作用的过程为______。(编号选填)
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神经-体液调节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某研究团队发现,尼古丁(Nic.)也能激活α7nAChR受体,显著影响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如下图所示。

(5)结合上图信息,分析尼古丁(Nic.)对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______
7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倾向。大鼠为抑郁症研究的常用实验动物,科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抑郁症模型大鼠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且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据此推测其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___,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作用。
(2)科学家利用抑郁症模型大鼠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功能亢进,其致病机理如图。糖皮质激素含量的升高将导致突触前膜上5-羟色胺转运体数量_________,引起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数量降低,导致突触后膜无法正常产生_________,从而导致抑郁。据上分析5-羟色胺属于_________(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
(3)抑郁症患者体内往往存在神经元损伤的现象,造成神经元兴奋性_________。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免疫细胞,与神经元保护密切相关,其激活存在两种模式:M1模式,活化后会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等损伤神经元;M2模式,活化后能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等有利于神经元损伤的修复,这两种激活模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药物厚朴酚可通过影响小胶质细胞来进行抑郁症的治疗,推测其作用机理为_________
(4)除了科学用药之外,更好地缓解抑郁的途径还有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8 . 某种药物X能阻断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图为某动物屈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甲、乙为反射弧上的结构,a、b、c、d、e为反射弧上的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结构是______,在该反射弧中,它是指______
(2)在完成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是______(填“单”或“双”)向传导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3)为探究药物X是否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思路:先将电表的两个微电极连接在图中的a点和e点,再用药物X处理d点,然后刺激______(填“b”或“c”)点,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情况。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若电表指针______,则药物X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若电表指针______,则药物X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9 . 药物“安坦”可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性递质)和特异性受体的作用,可用于缓解帕金森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通过主动运输至突触后膜
B.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增大膜对K的通透性
C.“安坦”抑制递质的释放而降低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D.“安坦”可用于治疗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
10 . 我国科学家揭示了食用被感染的食物后发生呕吐的神经通路。食源性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小鼠体内后,会使得小鼠分布在肠嗜铬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激活,并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其周围的迷走神经感觉末梢能接收5-HT并将信号传送到脑干孤束核,脑干孤束核内的神经元一方面激活“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另一方面激活脑干的呼吸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下图为我国科学家首次详细绘制出了小鼠从肠道到大脑的防御反应神经通路,请回答以下问题:

(1)肠嗜铬细胞通过___________方式释放5-HT,迷走神经感觉末梢的特异性受体与5-HT结合后,产生兴奋,此时其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
(2)食源性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机体位于______________的“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而引发的呕吐行为可将摄入的有毒食物排出消化道。结合上述信息可知,由变质食物引发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若多次摄入含肠毒素的食物后会主动回避该食物,这属于_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研究发现,脑干孤束核中有多种神经元,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来传导信息。已知化学遗传学技术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现以正常小鼠为实验材料验证该问题,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
(4)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会激活癌症患者与上述相同的神经通路。科研人员研发出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结合本题以上信息,试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