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7 道试题
1 . 如表有关探究相关激素作用的实验所涉及的常见方法,合理的是(       

选项

激素

探究过程(空白对照组省略)

A

性激素

割除公鸡睾丸再移植回阉割后的公鸡体内。观察公鸡的第二性征变化

B

促甲状腺激素

用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蝌蚪,观察其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变化

C

胰岛素

给服用过量葡萄糖的小鼠注射胰岛素,观察其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

D

生长激素

用含有生长激素的食物喂养去除垂体的小狗,观察其生长状况

A.AB.BC.CD.D
2024-05-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是由____ 细胞分泌的。其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___ 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 的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____ 的数量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抑制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___ (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 ,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可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___ 调节。
(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的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应先注射____ 溶液,后注射____ 溶液。
(5)正常情况下,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一昼夜的基础分泌有两个高峰——约为3:00~8:00和16:00~19:00之间。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下午血糖浓度基本平稳且无低血糖,但在晚餐前发生短暂高血糖的“黄昏现象”。糖尿病患者产生“黄昏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2024-04-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教学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3 . 肾内集合管细胞膜上具有AQP2、AQP3、AQP4等多种水通道蛋白。抗利尿激素(ADH)会通过调控AQP2的数量来调节水的重吸收,有关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③表示体液成分,a、b表示囊泡的不同转运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属于内环境的有___________,集合管细胞之间通过封闭小带紧密连接,有效防止了(集合管内的)原尿与__________的混合。
(2)若图中“某种刺激”引起尿量减少,则该刺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ADH的释放量将____________,并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X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一系列反应,据此推测X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此过程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分子通过AQP快速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集合管细胞中,AQP2与分泌蛋白都能通过囊泡进行转运,它们在囊泡的位置区别是分泌蛋白是被囊泡包裹着的,而水通道蛋白则位于_________。若正常人一次性快速饮用1000mL纯净水,b过程将会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
(4)若人体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尿量超过3L/d,则可能患有尿崩症。据图分析引发人体尿崩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

①下丘脑的损伤导致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不足

②含AQP2的囊泡上无法定位到集合管细胞的特定位置

③自身产生的抗体与 ADH 受体结合,导致集合管细胞对ADH过于敏感

④控制合成AQP2的基因表达受抑制,导致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QP2减少

2024-03-2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
4 . 2023年4月杭州亚运会,女子举重比赛中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A.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有调控,对内脏活动无调控
B.比赛过程中进行,运动员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时兴奋,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D.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提高代谢速率
2024-03-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PA患者糖尿病发病风险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可适度缓解PA病情
B.PA病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使醛固酮合成酶表达增加
C.PA患者出现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
D.高醛固酮水平会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6 . 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合成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B.大脑皮层是水平衡调节中枢和感觉中枢,缺水时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
C.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水盐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2024-03-22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7 . 适度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并引起一系列使机体愉悦、记忆增强的效应。科学实验证明5-羟色胺能神经元(一种神经元)分泌的5-羟色胺(5-HT)增多进而增强记忆。如图所示,图1是5-HT合成、释放、作用及灭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5-HT释放、扩散,与受体1相结合引起_____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部分5-HT发挥作用后可通过前膜上_____的协助回收,回收的5-HT一部分被_____催化转化,另一部分以_____方式进入囊泡储存。
(2)当突触间隙5-HT过多时,5-HT会激活受体2,通过_____调节机制抑制5-HT的释放;受体1、受体2均为5-HT的受体,但两者在结构、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
(3)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HT的缺乏有关。下列可以考虑作为抗抑郁药物的是_____
①促进5-HT合成和分泌的物质
②对突触前膜5-HT载体有促进作用的物质
③促进突触后膜上5-HT受体增加的物质
(4)过度运动会使体内横纹肌细胞缺血、缺氧并发生破损,大量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内容物释放进入内环境,引起代谢紊乱或脏器功能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运动过程中部分调节过程,如图2所示。
   
①运动时横纹肌细胞对能量的需求增加,X_____ (填激素名称)含量增加进而使糖类等物质的分解加快。由于糖类等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_____,因此过度运动可引起肌肉高热,体温升高,使某些酶活力增加,导致横纹肌细胞溶解、坏死。
②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进入内环境后,导致内环境渗透压的变化是_____,引发激素Z含量升高,使患者尿量_____。肌红蛋白一方面会堵塞肾小管,另一方面会对肾小管产生毒性作用,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
2024-03-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8 . 糖尿病的治疗是现代医学仍未很好解决的难题。研究人员通过多种实验试图找到治疗或减轻糖尿病患者症状的方法。研究人员用一种金属有机骨架纳米载体(简称U)装载胰岛素,制备成口服胰岛素。图1所示分别为内源胰岛素、口服胰岛素以及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循环途径,图中箭头代表血液流经方向。图2是血糖浓度、神经递质和某些激素对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部分调节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能够通过促进_____,从而降低血糖含量。
(2)健康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约80%为肝所利用,而皮下注射胰岛素有时会引发“低血糖”或是“肥胖”,推测原因可能是皮下有大量脂肪细胞,相比内源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会使脂肪细胞对_____的摄取增加。
(3)U(一种金属有机骨架纳米载体)能够逃避细胞内的一种膜状细胞器,来避免所装载物被分解。U能够逃避的细胞器是_____
(4)图2中,胰高血糖素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_____结合,激活_____,催化合成第二信使cAMP,经信号转导加快过程⑤,胰岛素mRNA通过_____进入细胞质,作为模板合成新的胰岛素。
(5)图2中,血糖升高使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并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M受体,导致胰岛B细胞兴奋,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进而引起Ca2+_____的方式大量内流,促进_________,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
2024-03-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定向作用于垂体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人体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是因为产热和散热始终恒定不变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024-03-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10 . 研究发现,人体体重与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瘦素有关,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某同学昼夜节律紊乱、进食频率过高,导致瘦素分泌增加,形成瘦素抵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出现瘦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是靶细胞上瘦素受体数量不足
B.瘦素作为激素所进行的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瘦素作用范围小
C.在反馈调节的作用下,正常条件下人体内瘦素含量会保持相对稳定
D.瘦素能特异性作用于靶细胞的根本原因是瘦素受体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24-03-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