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
(1)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随病程发展,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这说明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被瓦解。
(2)HIV的侵染过程如图1所示,请完善部分内容:②____________

(3)有研究报道患者体内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峰时,也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辅助性T细胞经历完整的感染过程,而且大部分死亡的辅助性T细胞中检测不到新合成的病毒核酸或蛋白。(注:病毒滴度是病毒感染的一种指标,病毒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则滴度越高。)为探究人体感染HIV一段时间后辅助性T细胞大量死亡的机制,使用分别作用于图1中过程①②③的抑制剂Ⅰ、Ⅱ、Ⅲ进行实验。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完善图2所示实验流程:______
材料:A生理盐水
B.已感染HIV的辅助性T细胞
C.HIV病毒
D.未感染HIV的辅助性T细胞

图2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综合上述信息,可得出结论:______
(4)进一步研究揭示,在侵入辅助性T细胞时,HIV病毒的蛋白水解酶特异性切割细胞质基质中的CARD8炎症小体(一种能识别病原相关分子的多蛋白复合体),释放活性结构域,进而激活凋亡蛋白酶-1,引发细胞炎症性死亡。HIV的侵入对象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却可能因触发CARD8炎症小体途径导致其大量死亡,这对HTV生存的意义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2 . 糖皮质激素(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很稳定。应激可刺激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轴(HPA)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GC,在应激反应中GC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调控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大脑还具有的高级功能是_____(答出3种)。长期的紧张、焦虑情绪会导致下丘脑分泌CRH作用于垂体,但不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这是由于_____
(2)GC能源源不断地合成,但内环境中GC含量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有_____(答出2点)
(3)器官移植时,可使用适量GC以提高成功率,其原理是_____
(4)除HPA轴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调节机制:“脑一脾神经轴”,结合下图及体液免疫过程分析,促进B细胞分化的两个刺激信号为_____。研究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胆碱类受体是脑一脾神经通路中介导B细胞分化的重要结构。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证明小鼠B细胞缺少胆碱类受体导致体液免疫能力降低。请完成下表。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正常造血干细胞、异常(不能编码胆碱类受体的)造血干细胞、X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简要操作步骤实验步骤的目的
去除小鼠造血干细胞获得不能产生B细胞的小鼠
_____设置对照组
_____设置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测定多只小鼠减少实验误差
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测定测定两组小鼠的抗X抗原的抗体产生量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对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细胞杀伤的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1)在特异性免疫中,肿瘤细胞主要被______细胞识别并裂解,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细胞之间可以通过释放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______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从而调控免疫过程。
(2)科研人员推测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时,肿瘤细胞中的物质会进入免疫细胞。为验证该推测,开展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肿瘤细胞,获得转基因肿瘤细胞S。
步骤二:将S注射到小鼠体内形成肿瘤。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从小鼠肿瘤浸润部位提取免疫细胞。
步骤四:检测各类免疫细胞携带荧光的情况,结果如图1。

①图1结果显示,大部分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携带荧光,______,支持推测。
②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荧光分布情况应该如图2中______(选填“A”或“B”)所示,理由是______

(3)为探究肿瘤细胞中的物质进入免疫细胞的方式,请基于图3所示装置和以下主要材料,提出一个合理假设:__________
主要实验材料:细胞毒性T细胞、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孔径为12μm和0.4μm的滤膜、培养基。
2024-05-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三生物-2023-2024高三查漏补缺题 生物
4 . 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___
(2)图1中T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
(3)据图2写出特定的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__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小鼠、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等。
实验设计思路: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B淋巴细胞癌可由疱疹病毒(EBV)侵染B淋巴细胞或其他多种因素引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EBV侵入人体后,一些病毒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___道防线;一些病毒会入侵B细胞;还有一些病毒被______摄取后,将其抗原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2)EBV侵染B细胞后,会诱导合成病毒L蛋白,一部分L蛋白会出现在B细胞膜上。为研究L蛋白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B细胞过量表达L蛋白的模型鼠,6周后检测正常鼠和模型鼠的免疫细胞,结果如图1、图2。

根据图1和图2结果推测,L蛋白可激活细胞免疫,以清除过量表达L蛋白的B细胞,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
(3)肿瘤相关抗原(TAA)是肿瘤细胞上存在的一类抗原分子,可被T细胞识别。L蛋白过量表达可引发B细胞表面TAA含量增加。而非EBV感染引起的B淋巴癌细胞(L-细胞)TAA水平低,难以有效激活T细胞。基于上述研究,为探究非EBV感染引起的B淋巴癌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以接种了L-细胞致瘤的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

注:将L蛋白过表达载体导入L-细胞获得L+细胞,将L+细胞与T细胞共同培养,获得被特异性激活的T细胞称为P-T细胞。
结合免疫学相关原理,解释图中P-T细胞治疗效果明显的原因:__________
(4)抗原呈递时,TAA可与MⅠ或MⅡ蛋白形成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表面,从而被T细胞识别。研究人员设计实验以探究P-T细胞通过识别哪种复合物杀伤B淋巴癌细胞,下表为该实验的部分内容。
组别靶细胞类型添加抗体类型检测指标
实验组1L-细胞MI蛋白的抗体肿瘤细胞死亡率
实验组2______MⅡ蛋白的抗体
对照组____________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内容,将字母填入表格①~③处。
A.L-细胞       B.正常B细胞       C.无关抗体       D.MI蛋白的抗体       E.MⅡ蛋白的抗体
若结果显示实验组1的检测指标显著低于实验组2和对照组,则说明____________
6 .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肆掠全球,我国政府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新型冠状病毒衣壳外面包裹着脂质包膜,其上排列有刺突蛋白(S蛋白),下图表示其侵入人体细胞时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正常情况下,被新型冠状病毒侵染的人体细胞会被______(填细胞名称)识别并裂解清除。
(2)接种疫苗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10月15日,我国已完成34.38亿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灭活疫苗后,人体内激活B细胞的信号有______。接种新冠疫苗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清除人体内新型冠状病毒或阻断其快速增殖。
(3)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从未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但是人的免疫系统仍能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关系一直存在两类不同的观点:模板学说认为,抗体是在抗原进入机体后,以抗原为模板设计出来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在抗原进入机体之前,具有不同类型特异性受体的B细胞就已经存在。克隆选择学说目前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为验证克隆选择学说,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相关实验,并获得了支持克隆选择学说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全部杀死具有与其互补受体的B细胞。

组别

第一次注射

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注射

实验结果

对照组

高剂量的抗原X

适宜剂量的抗原

Y小鼠产生抗X抗体和抗Y抗体

实验组1

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

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

适宜剂量的抗原Y

小鼠不产生抗X抗体;

产生抗Y抗体

实验组2

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

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

适宜剂量的抗原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依据克隆选择学说,分析实验组1中小鼠能产生抗Y抗体的原因是______
②请预期实验组2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2023-08-13更新 | 5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等3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7 . 新冠病毒通过表面的S蛋白与靶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实现入侵,血清中新增的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可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图1为病毒感染及发病流程,图2为相关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导致宿主的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________识别变化的信号。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直至病毒被清除经过的免疫有__________
(2)血清抗体检测常采用下图所示的试纸条,添加后的待检血样通过毛细作用沿试纸条向前移动,红色标记的新冠病毒抗原可随之移动,最终根据T线和C线的颜色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
   
①据题中信息推测,试纸条上新冠病毒抗原的成分最可能是__________
②血清抗体检测过程中反复发生_________的特异性结合: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这种结合发生______________次。
③若____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则检测为阳性,说明个体已感染新冠病毒。
A.T线与C线都变红色                    
B.T线与C线都不变色
C.T线不变色,C线变红色             
D.T线变红色,C线不变色
(3)新冠病毒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灭活病毒疫苗是一种常见的疫苗,灭活病毒疫苗制备前期需用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____的细胞培养新冠病毒。两次接种需间隔一段时间,若时间过短,接种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导致不能产生足够多的新抗体和记忆细胞。
2023-08-09更新 | 3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一中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面对全球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科研人员在新冠病毒的免疫应答机制、快速检测、免疫治疗、预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新冠病毒侵入内环境和感染宿主细胞时,会激发人体的_______免疫过程。
(2)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控制,与对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能力分不开。除核酸检测外,还可采用_______(写出2种)检测方法,其中核酸检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即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的同时加入荧光探针,探针完整时不发荧光。与目的基因结合的探针被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水解,R与Q分离后,R发出的荧光可被荧光监测系统检测(图甲),结果如图乙。

新冠病毒为RNA病毒,PCR反应体系中除应加入Taq DNA聚合酶外,还应加入_______酶。疾控中心检测5位新冠病毒感染者(图乙),载毒量最高的是_______,依据是_______。若出现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集,可能产生似阴性的因素有_______
A 样本中病毒量少,达不到实时荧光PCR检测阈值
B.样本被污染,RNA酶将病毒RNA降解
C.病毒发生变异
(3)目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程接种需要接种多次,首剂次与第2剂次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二次接种同种疫苗的目的是_______,形成较好的免疫效果。
(4)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发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已获批上审,腺病毒是常见病毒,人类感染腺病毒后仅产生轻微的自限性症状(疾病不会无限扩大,在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作下,会逐渐改善),且不整合进入染色体。与其他重组DNA疫苗相比,可减少多种临床风险,请说明理由_____
2023-02-10更新 | 6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