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耗能低、运行成本低、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在处理生活污水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农村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不适宜集中处理等特点,开发了一种基于“土地—植物”人工湿地模式,如图1所示(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 流经图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地床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本地湿地植物,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原理,同时能够避免________,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
(2) 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偶尔出现了几株外来植株,经调查发现该植株根系能够分泌萜类和类固醇等物质,导致周围植被出现退化,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
(3) 图2统计的生物类群不能称为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调查发现集水区N、P污染物去除不彻底,提出具体改进措施:________
(4)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从湿地分离纯化蓝藻的探究活动,经过查阅文献确定使用BG11固体培养基进行分离,BG11培养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3种),为容易获得多株蓝藻纯培养物,从________区采样效果最佳,采用________法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在获得纯培养物后继续扩大培养需使用________培养基,并定时取样检测蓝藻生物量。
2021-06-01更新 | 51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练21 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3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2 . 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一些“陈泡菜汁”,这相当于加入了一些经过___________的发酵菌种;还可以采取用热水短时间浸泡蔬菜的手段,此项措施能缩短发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假丝酵母进行________________ 呼吸产生的。腌制过程需要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食盐过量会导致“咸而不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制作泡菜过程并没有实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就能成功,请解释原因?_________
(4)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而它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有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所以需要测定其含量来确定泡菜的可食用时间,通常应用光电比色法进行亚硝酸盐的定量。泡菜样品处理环节加硫酸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用来________________;样品测定时加60%乙酸创设了显色反应所需要的酸性环境;样品及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加显色剂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min,使用相同光程的比色杯在 550nm光波条件下测OD值。
2022-05-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点13 果酒、果醋、泡菜、腐乳制作-【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3 . 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一些雪“陈泡菜汁”,这相当于加入了一些经过___________的发酵菌种;还可以采取用热水短时间浸泡蔬菜的手段,此项措施能缩短发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假丝酵母进行________________ 呼吸产生的。腌制过程需要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食盐过量会导致“咸而不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制作泡菜过程并没有实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就能成功,请解释原因?_________
(4)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而它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有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所以需要测定其含量来确定泡菜的可食用时间,通常应用光电比色法进行亚硝酸盐的定量。泡菜样品处理环节加硫酸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用来________________;样品测定时加60%乙酸创设了显色反应所需要的酸性环境;样品及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加显色剂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min,使用相同光程的比色杯在 550nm光波条件下测OD值。
2022-01-04更新 | 386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7 生物技术实践-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4 . (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1)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碳源外还有_________。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若在M 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碘液作为_________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
(2)某同学在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将1mL 水样稀释100 倍,在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种入0.1mL 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 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
(3)实验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试验结束后,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科研工作者,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二)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4)为及时确诊,科学家研制了基因检测试剂盒,其机理为:分离待测个体细胞的总RNA,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得到相应的DNA,再利用_________技术扩增,将样本中微量的病毒信息放大,最后以荧光的方式读取信号。这种方法也会出现假阴性现象,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核酸疫苗已成为疫苗研发的新领域。与DNA 疫苗(通过抗原蛋白基因在动物细胞中表达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相比,mRNA 疫苗的安全性更有优势。这是因为mRNA 不需要进入细胞核,无_________的风险,且易被_________水解,不会遗传给子细胞。
(6)单克隆抗体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光明的前景,相较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等特点。生产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时,为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2022-12-20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易错点27 细胞工程与胚胎工程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教材新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作泡菜
(1)发酵原理:
①利用_____来进行发酵;
②发酵期间,乳酸会_____,当它的质量百分比为_____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
(2)制作泡菜发酵条件:适宜的_____、严格控制_____条件。
(3)制作泡菜方法步骤:配制盐水→蔬菜装坛→加盐水→封坛发酵
①配制盐水: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_____的盐水,并将盐水_____,冷却待用。
②蔬菜装坛:将_____蔬菜洗净,切成块状或条状,混合均匀,晾干后装坛,装至_____时,放入_____,继续装至_____成满。
③加盐水:将_____的盐水_____倒入坛中,使盐水_____
④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_____,发酵过程中注意_____,根据室内温度控制发酵时间。
(4)制作泡菜实验分析
①盐的作用:_____
②盐水浓度为质量百分比为_____
盐水浓度要适宜的原因:_____
③盐水煮沸的目的:_____
④盐水冷却后使用的目的:_____
⑤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可加入少量“陈菜泡液”,目的是_____
⑥泡菜坛子使用之前要检查密封性的目的:_____
⑦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_____
⑧泡菜制作过程中,是否只有乳酸菌起作用?_____
(5)蔬菜应新鲜的原因:_____
(6)泡菜坛应装至八成满?为什么?__________
(7)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易发酵为酸奶?_____
(8)发酵中期时,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_____,嫌气状态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只有乳酸或达到80%以上),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试分析这种微生物消长现象的原因(为什么乳酸菌会逐渐成为优势菌种):_____
(9)说出乳酸发酵过程中下列变化
乳酸菌数量变化_____
乳酸含量变化_____
亚硝酸盐含量变化_____
(10)泡菜制作过程中,各阶段菌种变化:
①发酵初期:_____
②发酵中期(风味最佳):_____
③发酵后期:_____
(11)泡菜坛的发酵液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乳酸菌吗?_____
(12)进一步探究——亚硝酸盐:
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_____产生;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_____危害人体健康,但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够把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适宜的_______________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霉变的食品亚硝胺可增至数十倍至数百倍)。
(13)拓展应用:
某同学在制作泡菜前,查阅资料得知,可以向泡菜坛中加人一些“陈泡菜水”;在用质量百分比为5%的食盐水制作泡菜时,他在不同时间测定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见曲线图。请你帮他分析相关问题。

①据图分析,从亚硝酸盐的含量来看,你认为该泡菜在什么时间食用比较合适?为什么?_____
②他第一次制作出的泡菜“咸而不酸”,造成这个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
③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什么?_____
④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哪些?_____。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_____有关。温度过_____、食盐用量_____、腌制时间过_____,易造成_____,使亚硝酸盐含量_____
2024-04-0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