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白叶枯细菌可导致水稻籽粒重量降低、减产,研究水稻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1)水稻A品系感病,B品系抗病,两者只有极少数基因存在差异,研究者将从A品种中获得的基因D连接到Ti质粒中,用_____法将D基因转入到B品系中。检测发现有30株转入成功的突变体,表型均为感病。将其中的4个突变株自交,向其子一代接种_____,检测感病情况并统计,结果如下表。
突变株1的子一代突变株2的子一代突变株3的子一代突变株4的子一代
总数14194015
感病株数11132812
抗病株数36123

据表中结果可知,_____是显性性状,根据4个突变株的_____可以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为研究D/d基因与水稻抗病的关系,研究者通过序列对比,在B品系中发现了与D基因序列非常相似的基因d,两基因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均存在差异。
①D基因编码区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造成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密码子为GCU、GCC、GCA、GCG)变为苏氨酸(密码子为ACU、ACC、ACA、ACG)。据此可以推测B品系产生抗病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②科研人员使用RNA干扰技术减少D、d基因的翻译。使用RNA干扰后,A品系植株表型由感病变为抗病,B品系植株抗病性进一步增强。由此可知,D/d基因与抗病性的关系为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白叶枯细菌和D/d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科研人员对A、B两品系分别接种白叶枯细菌,然后提取它们的_____,经逆转录合成cDNA片段。以cDNA片段为模板,分别用D、d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结果见下图所示。对照组除未接种病菌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由图可知白叶枯细菌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一种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思路。_____
2022-04-25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某地一条河流常年被生活废水污染。生活废水的水质、水量不均, 有机物、N、P含量高。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态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河水引入一个面积为 33m×20m 的人工实验湿地(见下图)。

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并暂时封闭出水口。一段时间后检测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结果见下表
参数入口处半均值出口处平均值国家排放标准
总氮(mg /L)25915
总磷(mg /L)2.40.81.0
*BOD (mg/ L)60820
炎便类大肠杆菌(细菌数目100mL)1.0X 1071.9X 105100一500

*BOD表示污水中生物体在代谢中分解有机物消耗的氧气量,可间接反映出水质中有机物含量
请回答问题:
(1)组成该人工实验湿地的主要生物类群包括______________ ,其中所有芦苇构成一个种群。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 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属于 _________
(2)据表分析,流经人工实验湿地后,污水中氮、磷总量均呈现________趋势。引起这种变化主要原因与研究人员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有关。
(3)污水流经人工实验湿地后,BOD值的变化表明水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少水体中 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选择其中 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 N、P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22.301.70
浮水植物b8.510.72
沉水植物c14.612.22

结合上表数据,投放___________两种植物可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的最佳效果。
(5)为保持该湿地现有的净化能力并使水质进一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请提出还能完善 该治理方案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三白草和鱼腥草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药用植物,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用作“药对”。科研人员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用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的具体操作如图1,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原生质体密度对三白草和鱼腥草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

      

(1)图1中①过程通过酶解法去除___获取原生质体,并向三白草和鱼腥草细胞酶解液中分别加入红、绿荧光色素(带荧光色素的原生质体仍能融合和再生)。过程②利用化学诱导剂___诱导融合,随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选择带___的杂种原生质体。
(2)由图2可知,促进三白草和鱼腥草原生质体融合的最适密度为___个/mL。
(3)通常情况下,能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表明该物质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为判断融合体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取同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组别A组B组C组(空白对照组)
实验处理三白草和鱼腥草杂种愈伤组织的蒸馏水提取物三白草和鱼腥草直接混合后的蒸馏水提取物
每天一次等量灌胃,连续一周,检测各组小鼠的胸腺重量
①表格中C组的实验处理为___
②若实验结果为___,则支持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提前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4 . 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Ⅰ、HindⅢ、SmaⅠ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_____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
(2)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启动子                 B.tetR                    C.复制原点          D.ampR
(3)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农杆菌转化        B.大肠杆菌转化          C.显微注射              D.细胞融合
(4)过程②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处理的时期是_____
(5)受精过程中,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_____,释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__
2021-07-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植物生物反应器-植物工厂
生物反应器是利用酶或生物体(如微生物)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进行生化反应的 装置系统,是一种生物功能模拟机,如发酵罐、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等。传统的生 物反应器存在工艺控制、产品安全等问题。植物生物反应器主要以整株植物、植物组织或植 物悬浮细胞为加工场所,生产药物蛋白。
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植物生物反应器。它是以叶绿体为外源 DNA 受体的一种转化方式。将叶绿体特异性启动子、终止子等序列和外源基因整合作为目的 基因,然后将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及叶绿体来源的基因片段构建成表达载体,转入叶绿体后 使目的基因插入叶绿体基因组,最后筛选获得转基因植株。与植物细胞核表达体系相比,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具有明显优势:叶绿体由双层膜包裹且无蛋白外流,为重组蛋白表达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物环境;叶绿体有自己独特的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体系,在基因转录、 翻译等方面具有原核特性;叶绿体基因组拷贝数多,外源基因表达效率高;叶绿体基因组含有多基因可共同表达;可以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在自然界中扩散。
HIV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目前仍缺乏有效疫苗。2012 年,研究人员以 HIV 病毒包膜蛋白上的 V3 环和 C4 结构域序列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在烟草叶绿体中成功表 达 C4V3 抗原蛋白。通过实验证明,烟草叶绿体中表达的 C4V3 蛋白能够引发免疫反应。
(1)植物生物反应器主要依赖____等现代生物学技术,以物组织或细胞作为物生反应器,生产医药蛋白。
(2)构建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时,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构建的 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____,使得目的基因只能在叶绿体中表达。
(3)植物叶绿体表达体系可以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在自然界中扩散,原 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进行基因交流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4)将含有插入目的基因的叶绿体叶片组织制作成生产药物蛋白生物反应器的后续操作 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烟草叶绿体中表达的 C4V3 蛋白能够引发免疫反应,研究人员用缓冲液溶解C4V3 蛋白后,每周 4 次、每次用相同剂量的 C4V3 蛋白溶液注射小鼠。发现小鼠体 内产生抗体反应,T 细胞增殖且有淋巴因子生成。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并加 以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主动运输进细胞的离子是___,通过主动运输出细胞的离子是___,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__
(2)二色补血草能将从土壤中吸收的盐分分泌到其茎叶表面,后被雨水冲刷掉,以防止过多盐分在体内积累。科研小组欲判断二色补血草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步骤:
①取___的二色补血草若干均分为甲乙两组,放入一定浓度的含有K+的溶液中;
②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施加呼吸抑制剂;
③段时间后,测定___
实验预期:
___,则说明二色补血草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若甲乙两组对K+的吸收速率表现为甲组明显大于乙组,则说明二色补血草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___
2024-02-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为不同光照条件下该植物的部分生长指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平均叶面积

(cm2

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13.6

826

4.33

20.3

768

4.17

28.4

752

3.87



(1)叶绿素存在于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的______上,实验时可以用______(试剂)提取。
(2)该植物叶肉细胞内,CO2_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参与______(光/暗)反应,经过固定、还原过程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这一阶段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
(3)综合图和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植物适应弱光环境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4)据表可知,______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 的利用率高,其原因是______
2019-09-2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北京市平谷区是全国著名的大桃之乡。桃农发现干旱栽培比正常灌水栽培的桃树幼苗根系繁盛且分布深。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的桃树幼苗平均分成正常灌水、干旱、干旱后恢复供水三组,只在幼苗枝条中部成熟叶片供给14 CO2,一段时间后检测细根、幼叶与茎尖的光合产物分布,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l)幼苗枝条中部成熟叶片中,14CO2在光合作用的___过程中被利用,其转移的途径为 ___
(2)科研人员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_____。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水、干旱处理、干旱后恢复供水三种情况下,光合作用产物分配量最多的植物器官是____,与干旱处理相比,干旱后恢复供水光合产物分配量明显增多的植物器官是____
(3)干旱后恢复供水情况下,幼叶和茎尖组的光合产物分布表现为____
(4)为验证“桃树幼苗细根干旱后恢复供水比干旱处理情况下生长速度加快”这一结论,实验的观测指标可以选择 ___
A.细根数量                                     B.细根长度
C.根尖每个细胞平均DNA含量       D.根尖细胞周期时间
2020-04-2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一模)生物试题
9 . 科研工作者通过实验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质(%)

脂质(%)

(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1)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细胞膜与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化学组成的相同点是______,不同点是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功能最复杂的膜可能是______,你作出推测的理由是______
(3)制备细胞膜时,通过______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A、静置           B、过滤          C、差速离心
2019-09-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解决马铃薯质量退化和产量下降的有效方法。
(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茎尖离体培养大致过程如图1所示,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苗的脱毒率和成活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依图1分析,马铃薯脱毒苗培养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将微茎尖接种在添加有______________等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组织培养过程,获得试管苗。对脱毒苗进行病毒检测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也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检测病毒的基因。
②由图2可知,茎尖越小,_______________,因此大小为________mm的茎尖外植体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
(2)研究表明将感染马铃薯的病毒(遗传物质是DNA)的蛋白质外壳基因导入马铃薯体内可以获得抗病毒的植株。
①简述将马铃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基因转入马铃薯基因组中,获得抗病毒马铃薯的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个体水平鉴定马铃薯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毒特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其生长状况。
2020-06-1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