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91 道试题
1 . 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染色体数为24,其野生型表现为高秆不抗病,选育过程中出现矮秆不抗病植株(甲)和高秆抗病植株(乙),且发现甲的11号染色体仅1条。已知控制高秆和矮秆、不抗病和抗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下表列出三种植株相互杂交的结果。

组别

亲本(P

子一代(F1

实验一

野生型和甲植株

高秆不抗病

实验二

野生型和乙植株

高秆不抗病

实验三

甲植株和乙植株

高秆不抗病:高秆抗病=11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三可知,控制抗病与不抗病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11号染色体上。
(3)实验一中的得到F1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
(4)要利用三组实验得到的F1来培育纯合的矮秆抗病水稻,最好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自交,得到的F2中,符合要求的占___________________
2 . 鸡(2N=78,ZW型)的卷羽与片羽、体型正常和矮小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其中D/d位于Z染色体上。卷羽鸡能够较好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某养殖场内现有卷羽正常和片羽矮小雌雄个体若干,研究人员进行相关杂交实验以培育出耐热且节粮型鸡种,从而实现规模化养殖,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卷羽正常(♀)×片羽矮小(♂)→F1中半卷羽正常(♂)∶半卷羽矮小(♀)=1∶1;
步骤二:卷羽正常(♂)×片羽矮小(♀)→F1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半卷羽正常;
步骤三:选取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子一代“相关个体”进行杂交,培育获得目的品种鸡。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鸡的基因组进行测定,应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2)结合步骤一、二可知,基因A/a位于______(填“常”或“Z”或“W”)染色体上,步骤一的F₁均表现为半卷羽,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3)为尽快获得耐热且节粮型鸡种,步骤三“相关个体”中母本应来自______(填“步骤一”或“步骤二”)的子一代,理由是______
(4)研究发现基因H 具有较强抗病性,现将抗病基因H导入由(3)获得的耐热节粮型雌性个体染色体上。请写出探究基因H导入到了Z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的实验思路:______;若子代出现______的结果,说明基因H导入到Z染色体上。
3 . 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请据图回答:

(1)细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鼠和狼分别属于________消费者;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经调查,第一年狼的种群数量为N0,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是原来2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2次以后,狼的种群数量为______N0
(3)若该草原发生过火灾,若干年后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种演替类型称为______
(4)下表是生态系统中第一、二、三营养级的能量(单位为102KJ/m2•a)。

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现存生物中的能量

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A

15.91

2.31

13.23

B

871.27

312.58

501.58

C

142.20

51.65

79.13

从表中的数据,可判断第一、二营养级分别为_________(填大写字母)。
4 . 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表为严格人工授粉条件下两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503

497

紫花×白花

807

0

紫花×紫花

1240

420

(1)由组合____________可以判断,该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
(2)三个组合的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组合一:______________;组合二:______________;组合三:______________
(3)组合一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亲本中__________性状个体的基因型,此类杂交实验在经典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
(4)组合一的F1中,自交后代中理论上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有____________株。
(5)组合三的F1植株中,杂合体约占______ 。若让所有组合三子代中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则所得后代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5 . 番茄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班学生进行新鲜番茄植株叶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时未加入CaCO3,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PSⅡ和PSⅠ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

材料二:某研究者测得番茄植株在CK条件(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和HH条件(亚高温高光)下,培养5天后的相关指标数据如下表。
组别温度/℃光照强度/(μmol·m-2·s-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度/(mmol·m-2·s-1胞间CO2浓度/ppmRubisco活性/(U·mL-1
CK2550012.1114.2308189
HH3510001.831.244861
注:两组实验,除温度和光照有差异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1)分析图甲所示实验结果可知,含量最多的色素为_____,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材料一中的色素提取液,发现其与正确操作下获得的色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差异最大在于_____光。
(2)PSⅡ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将H2O分解为H+_____。图乙中ATP和NADPH为过程_____(填序号)供能,其中H+_____积累,从而推动ATP的合成。
(3)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HH条件下番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的原因_____。此条件下的短时间内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在叶绿体中的含量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D1蛋白是PSⅡ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Ⅱ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且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已知药物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某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为验证HH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低与D1蛋白有关。请补充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实验思路:____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处在CK条件(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乙组处在HH条件(亚高温高光),丙组处在_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5天每天定期测定各组植株的_______。预测结果为:________
2023-11-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和 a2,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个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同域分布, 向 d 方向进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研究中,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物种 a 的两个种群 a1和 a2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2)c 和 d 虽然生活在同一区域,但已经不能相互交配,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________
资料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05~ 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200520062007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2.66.1110.925.5
(3)随着抗生素的连续使用,细菌的耐药率升高,试从进化的角度解释耐药率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不断研发和使用新的抗生素,细菌对新药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高,二者之间仿佛发生了一场竞赛。作为这场竞赛的参与者,你可以做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2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十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用油菜作实验材料,具有下列优点:栽培广泛;取材方便;某些油菜品种的染色体数较少、染色体清晰,如白菜型油菜的染色体数是,便于进行染色体的观察和实验。某白菜型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A/a基因的表达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表所示杂交实验,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组别亲代表型自交所得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乙×丙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1)用秋水仙素处理白菜型油菜的幼苗,取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经组织培养,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新植株,若观察新植株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则应观察____区的细胞,且该植株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
(2)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____性。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
(3)实验二中乙的基因型为____。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可能原因:____(答出1条即可)。若任意两条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概率相同,且子代均可存活,则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
2023-11-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来表示。答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405

411

白花×白花

0

820

紫花×紫花

1240

413

(1)表中能判断显隐性的关系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显性是_____________
(2)组合一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紫花_________;白花_________;组合三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_________
(4)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5)组合三中,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 . 牵牛花为两性花,有白花、红花、蓝紫花,其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红花,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紫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小组以白花(甲)、红花(乙)、蓝紫花(丙)三个品系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白花(甲)与红花(乙)杂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2:1:1.
实验二:蓝紫花(丙)自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白花(甲)、红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分析,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
(2)若让白花(甲)和蓝紫花(丙)杂交,则子代蓝紫花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实验二中,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位小组成员计划让实验二F1中的某白花植株自交,并根据其后代的表型情况来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但另一位成员认为该方案不可行,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10 . 为探究眼皮这一性状的遗传,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l00个家庭各成员的眼皮性状,获得如下结果。(用字母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组别

亲代性状组合

家庭数量

子代

双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双眼皮

30

37

10

双眼皮×单眼皮

35

26

20

单眼皮×单眼皮

35

0

45


(1)在遗传学上,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称为一对_________性状。
(2)根据组别_________,可判断出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组别二的子代中,单眼皮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4)组别三中有一对夫妇通过整容手术使眼皮性状表现为双眼皮,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眼皮性状表现为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